一千多年前,天竺国有个僧人,为了把佛法发扬光大,仗锡西来。</p>
行前,那天竺僧在佛前发下宏愿:佛法不到东土,不回灵山。</p>
天竺僧一路东行,一边阐扬佛法,正是:广开门路,接引菩提,说法如云,度人如雨。谁知行到西域,天竺僧便賫志而殁。</p>
西域有很多胡人受了天竺僧的感化,皈依三宝。这些人为了纪念天竺僧,便按天竺僧生前模样,铸了一个金人,朝夕焚香诵经,顶礼膜拜。</p>
天竺僧矢志未酬,一点精诚不灭,便附在这金人之上,有时现身说法,西域胡人以为神奇。</p>
从此以后,这金人便和天竺僧合而为一了。</p>
没过多久,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汉匈之战爆发。河西之战中,霍去病马踏匈奴,连摧名王。</p>
在缴获的大量战利品中,一个小金人十分引人注目,经过盘问,汉军才知道,这个小金人是匈奴人祭祀用的。</p>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何况是两个王朝之间,汉人对匈奴人的风俗习惯肯定不甚了然,也无法知道小金人的备细,便笼而统之地称之为“祭天金人”。</p>
祭天金人便借此机缘,到了东土。</p>
当时的汉武帝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汉武帝的骨子里却是一个求仙好道的主儿。不管对哪路神仙,都恭敬有加。听闻祭天金人许多神奇,便把它供奉在甘泉宫。</p>
西汉一朝都尊崇儒家,排斥别家,何况是由夷入华的祭天金人。再一个释家讲究机缘,机缘未到,小金人寂寞了两百多年。</p>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天下刀兵四起。祭天金人怕坏了金身,便思量躲过这一劫。</p>
碰巧一日关中地震,天旋地陷,供奉在甘泉宫中的祭天金人,便趁势跌入甘泉之中,那甘泉深不可测,下接地眼,祭天金人便如蛟龙入海,一去不回了。</p>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祭天金人借着水势,在地下四处游弋,这天碰到一处湍流,湍流里有一坨不明物,细看乃是抱成一团的夜叉三兄弟……</p>
祭天金人说到这里,夜叉老二将话拦住:“下面的我们都知道了,不就是你把我们救了嘛。”</p>
“没有,没有,大家萍水相逢,贫僧只是行个方便而已,话说回来,没遇到我,你们很可能要魂飞魄散了。”祭天金人换了一种说法。</p>
“随便怎么说吧,反正我们也不认,只是你刚才的叙述中有好几处纰漏,我得给你指出来。”</p>
“请讲!”</p>
“第一,你是个大和尚。”</p>
“对!”</p>
“要到东土去宣扬佛法。”</p>
“不错。”</p>
“走到半路上就死了。”</p>
“是的。”</p>
“你图什么呀?”</p>
“把佛法发扬光大。”</p>
“不是,我是说你宣扬佛法有什么好处没有?”</p>
“佛家弟子不图好处。”</p>
“没有好处,你把命都陪上了,为什么呀?”</p>
“为的是把佛法发扬光大。”</p>
几乎话问下来,夜叉老二差点没气死,犯个把罪还得讲求动机呢,这祭天金人除了发扬光大还是发扬光大。简直是不知所谓。</p>
夜叉老二发昏章第十二,以它的暴脾气,正要给祭天金人两个嘴巴,转念一想,不行,人家是金身,打了它吃亏的是自己。</p>
夜叉老二正无可奈何之际,夜叉老大突然说道:“我想请教大和尚一个问题。”</p>
“请讲。”</p>
“你说以前在什么甘泉宫,我们在夜叉国,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会遇到一起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