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思路的孙少仙显得有点急不可耐,右手掐着左手,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每一步都象踏在萧玄衣的心坎上。</p>
“上酒菜!”孙少仙突然开门对外面喊了一声。</p>
这是不是要送客啊,萧玄衣心里一惊,便试探道:“这还没到饭时,不急。”</p>
“萧兄弟大老远的到雁门来,好歹得喝一杯。”</p>
“不如到后晌一块吃吧。”</p>
“到后晌我就不能陪你了。”</p>
“你去恭候那位羽衣兄?”</p>
“聪明!”</p>
孙少仙的一句赞恶心得萧玄衣嗝儿嗝儿的:放着远来的朋友不招待,却去恭候一只鸟。这老孙是不是得羊角风了。</p>
话虽如此,萧玄衣口中却说道:“那只大鸟一天要从雁门过几次啊?”</p>
“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p>
“怎么听着跟吃药似的。”萧玄衣不无讥刺。</p>
“这个比方好。”孙少仙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打马虎眼儿:“持志如心痛,守信如吃药。”</p>
“啥意思?”萧玄衣听不明白。</p>
“羽衣兄每天卯时,酉时必过雁门,守信得很。”</p>
“还差‘每次一剂,开水煎服’。”</p>
“萧兄弟越来越幽默了。”</p>
孙少仙不愠不火,萧玄衣倒也没脾气:“你恭候那位鸟兄的地方也不太远吧。”</p>
“过了雁门关往南,十里左右。”</p>
“听掌柜的说,你一出门都是好几天不回来,这是怎么回事?”</p>
“不是说了吗,我去恭候那位羽衣兄。”</p>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p>
“那你说的什么意思。”</p>
“你去的那地方也就十几里的路程,每天往返两次也就一个时辰。你完全有时间回来吃个饭,洗个澡,换身衣服什么的。怎么会一去好几天呢?”</p>
“这就非你所知了。”</p>
“还捎带着别的?”</p>
“不是,儒、释、道不论哪一家,都讲心诚二字。”</p>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p>
“什么叫‘诚“,也就是惟精惟一的意思。”</p>
“惟精惟一?”这个词萧玄衣好像听过。</p>
“就是心里只此一念,并无其他。”孙少仙接着解释:“我要是每天到点儿再去,抽空看几个病号,也能挣点外快不是。但那还叫惟精惟一吗?那叫应景儿,那叫逢场作戏。”</p>
“那你今天怎么回来了,你不‘惟精惟一’去。”</p>
“我回来换身衣服,恭候长者,衣衫不整也不能叫心诚。”</p>
里里外外都让孙少仙说了,萧玄衣一时无语。这时酒菜也上来了,萧玄衣便借喝酒的当儿暗自寻思:再不开口,饭一吃完就得走人了。</p>
“我这喝得晕头八脑的来请你出山,指定是不‘诚’了。”</p>
“请我出山?”</p>
“是这么回事。”萧玄衣将盗天马的事儿说了一遍。</p>
孙少仙听罢,捻着须沉吟片刻:“萧兄弟,你这就不明白事理了。”</p>
“怎么了?”</p>
“这偷鸡摸狗的事儿你让老哥去啊。”</p>
“不是偷鸡摸狗,是马。”萧玄衣强辩。</p>
“那也是偷。”</p>
萧玄衣被孙少仙挤兑地无话可说,突然又回过味儿来:“其实我也知道您老哥去不了。”</p>
“明白就好。”</p>
“但我受人之托,这话儿肯定要带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