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男不和女斗,萧玄衣虽然没有占到上风,但也不愿再纠缠下去,招呼了李克用一声,悻悻而去。</p>
刚到西城,不知哪里冒出一条狗来,冲萧玄衣叫了两声,萧玄衣一言不发,冲上去就是一脚。</p>
那狗没料到萧玄衣如此凶猛,“吱扭”一声,夹着尾巴就逃。萧玄衣哪里肯善罢甘休。</p>
萧玄衣最厉害的就是腿上功夫,那狗只是一般的土狗,按说跑不过萧玄衣。好在萧玄衣志不在此,只是追着它骂了几条街,那狗忍无可忍,最后看到一个数丈见方的茅坑,便奋不顾身地跳了进去。</p>
萧玄衣一手叉腰,一手捏着鼻子在坑边等着,见李克用气咻咻地追上来。指着茅坑对李克用骂道:“我还不信你这个畜生不上来。”</p>
那狗昂着脑袋,张着嘴,在茅坑里游得正欢,李克用见状笑得前仰后合:“好一条败战计!”</p>
“我看它能游多久。”萧玄衣冷哼了一声。</p>
“算了,算了,跟一个畜生较什么劲,咱们还得去豫让桥。”李克用止住笑。</p>
“它竟然敢冲我叫!”萧玄衣不依不饶。</p>
“那你跳进去跟它咬去。”</p>
“你当我傻啊!”</p>
“这不就得了,跟一条畜生犯得着吗?”</p>
“跟畜生犯不着吗?”萧玄衣阴阳怪气。</p>
“血犯不着。”</p>
过朔州时,李克用不知道听谁说了一句“血孬种”,当时就重复了好几遍,此后说话就喜欢带个“血”字,加强语气。</p>
“下次别撞到我手上,见一回打一回。”萧玄衣撂了一句狠话。</p>
豫让桥在西城西南五里左右,两人一边走一边打听。其间,李克用接着“三家分晋”的故事往下讲。</p>
豫让是晋国人,先后给范氏和中行氏做过家臣,范氏和中行氏原本也是和智、韩、魏、赵齐名的大家族,后被智伯所灭。豫让只好投靠智伯。</p>
在范氏和中行氏家,豫让一直籍籍无名,投靠智伯后,甚为智伯宠信。赵、魏、韩三家攻杀智伯,豫让亡命山中。</p>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豫让对智伯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发誓要为智伯报仇。三家仇人里面,赵襄子做的最过火,豫让便计划先刺赵襄子。</p>
豫让先扮成一个罚当苦役的罪人,身怀利刃,到赵襄*中粉刷厕所。</p>
赵襄子上厕所时,心中忽然一动,便让卫兵将豫让抓起来,一搜身,豫让便露馅了。</p>
豫让也直认不讳:就是要为智伯报仇!侍卫们要杀豫让,赵襄子止住:智家已经绝了,此人仍为主人复仇,不求回报,显然是一位义士,放了他。</p>
豫让侥幸逃了一命,却不肯罢手,但被赵襄子识破一次,再想接近他就不容易。思索良久,心中暗生一计:当下吞了一块火炭烧坏喉咙,又用粉刷厕所的漆把身上涂得乱七八糟。</p>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自残后,豫让不但声音嘶哑,而且浑身生疮,成了一个乞丐,在大街上讨饭时,连他老婆都认不出来。</p>
然而还是有人认出他来,这个人是豫让的朋友,见豫让把自己糟践成如此模样,不禁</p>
泣下:“以你的才能,委身投靠赵襄子,必然成为他的亲信,跟随左右,到那时报仇不就容易多了?何苦这么折磨自己!”</p>
“既要投靠他,又要杀他,这是为人臣不忠,既要取得他的信赖,又要借他的信赖去杀他,这样做不亏心吗?”豫让说罢就走了。</p>
不久,赵襄子出门打猎,走到一座桥下,马突然受惊。赵襄子手忙脚乱了一阵后,看到一个乞丐,便对侍卫们说:“此人肯定是豫让。”</p>
侍卫们将豫让抓到赵襄子马前,赵襄子挺不高兴:“当年你不曾臣事范氏、中行氏吗?智伯灭了他们,你不去报仇,反而投靠了智伯。现在智伯也死了,你为什么一心一意要为他报仇呢?”</p>
“人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人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豫让说了一句名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