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两人相处得如同母子一般,孟知微不免大哭起来。老婆婆家住得寥落,四面都没有烟火邻居,孟知微哭了半天,也没一个人过来。</p>
几年前孟知微曾经发送过师父,但不算正经八百的办丧事。眼下不同了,因为老婆婆生前言及,希望有个好结局。</p>
怎么着也得帮老婆婆达成这个愿望,但孟知微也知道。办丧事的那一整套他自己根本干不来,想了想,便带着五十两银子去找里正。</p>
里正倒是一位长者,显然也受过老婆婆的托付,当即进城买了几套寿衣,先把老婆婆小殓了,然后找了几个忙客,把老婆婆抬到堂屋正当门里躺着。</p>
接下来定棺材,入殓,买坟地、打墓、下葬,都有里正操心。还是那句话,有钱好办事。</p>
老婆婆总算入土为安,里正将剩下的银两和一个账簿交给孟知微:买棺材六两,买坟地二十两,以及其他开销,共三十六两多银子。</p>
孟知微心里暗自惊异:剩下的十几两银子,刚好是他来宋州时所带之数。</p>
孟知微又在宋州住了一个多月,听说大水退去,便回到夷门。眼见朱家村狼藉遍地,孟知微彷徨了半天,想起萧玄衣当年栖止的那片破窑。</p>
那废窑虽然也是土筑,过火之后跟混砖也差不了多少,禁得住水浸。朱家村没剩下一间房子,那片破窑却基本完好。孟知微便挑了一个窑洞,暂时安身。</p>
朱家村的村民陆陆续续地回来,大家互相知会着聚到一起,打算重建家园。孟知微留意了一下,幸存下来的人还不及原来的三成。</p>
开工没两天,忽然来了一彪人马,个个红巾裹头,长发披肩。其中一个头领模样的人说,他们是均平天补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王仙芝王大将军的部下。</p>
那王大将军有名的武艺高强,爱民如子,有谁愿意入伙的,眼下就跟他们走。将来杀进汴州城,有仇报仇,有冤申冤。</p>
说到这里,村民们才明白,这帮人原来是一群绿林好汉。当即有几个年轻人扔了箕畚铲头,跟他们走了。</p>
剩下的一帮人面面相觑:绿林好汉们都公开招兵买马了,这家园还重建个鸟啊。</p>
众人各自逃命,孟知微却留了下来,仍旧住在破窑里。天气渐渐寒冷,朱家村的人再也没谁回来。</p>
王仙芝一直没来攻打汴州城,孟知微也放下心来,只是不大敢出门,有时侯便让小白出来探探。</p>
这一次,小白出去很久没回来,孟知微心知有异,便找了过来,遇到了萧玄衣。</p>
孟知微说完自己的遭遇,粲然一笑:“本来打算去河东找你,又怕你回来,两下里走岔了,更不好。”</p>
“辛亏你没去河东,去了也找不到。”萧玄衣道。</p>
“怎么了。”</p>
“我在河东没停住,就去了塞外,在塞外也没呆几天,就跟着李老三串幽州去了。”说到这里,萧玄衣忽然想起:“那先生是不是瞎子?”</p>
“你怎么知道?”</p>
萧玄衣便将幽州赤阑桥的经历说了一遍。然后笑道:“中原那么多人,为什么要救你,知道了吧。就因为他和咱们师傅认识。”</p>
“夷门朱家村有个姓孟的,肯定是你说给他的。”孟知微也笑:“不过能算出地下有五十两银子,跟神仙也差不远了。”</p>
“咱们家小白也挺神的嘛。”孟知微的就是萧玄衣的。</p>
“你知道为什么叫喜鹊啊?”</p>
“诗嘛,小白长红什么的。”萧玄衣突然醒悟:“你应该问‘为什么叫小白’才对。”</p>
孟知微不理萧玄衣的胡扯:“喜鹊天生就有趋吉避凶的本能。”</p>
“真的假的?”</p>
“鹊巢口从来不开在太岁方向。”</p>
萧玄衣正要问个明白,就听一个瓮瓮的声音道:“怪不得我鼻子痒,原来你们在这里说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