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玄衣还真没想到要做一个,别看一个小网兜,要做起来,还真麻烦。萧玄衣宁愿多跑几十趟路。</p>
孟知微怎么一夜就做成了?萧玄衣心里好奇,便细看那网兜:网兜的口有海碗大小,骨架是一个铁圈,木柄有三尺来长,末端分出两股杈,接在铁圈上。</p>
铁圈上密密缠着细线,萧玄衣知道:通过这些密缠的细线,铁圈与网兜、木柄便牢固地连接成一体。</p>
石堡城的废墟中,铁圈、端头分杈的木柄都好找,只是这网兜找不到,只能自己编制。</p>
那网兜是头发和丝线编成。头发的弹性好,保持着网兜的舒展,丝线柔软并且抗拉。保证了网兜的牢固。</p>
头发肯定是孟知微剪下来的,丝线是从衣服里抽出来的。这些功夫还都不算什么,关键是每个网眼只有麦粒大小,每跟网眼的四角都打着结。</p>
一个网兜有多少网格,又有多少结?萧玄衣心里一阵感动,口中却道:“你一个大男人,做这种事,传出去人家要笑话的。”</p>
孟知微登时色变:“不用拉倒!”说着便来抢网兜。吓得萧玄衣手舞足蹈的遮拦,口中一边告饶……</p>
萧玄衣很快装满了两个水囊。每个水囊里各有半囊水,半囊鱼。两人打马去了天湖。曲曲折折地走了一个多时辰,萧玄衣蓦觉眼前一亮:一片青蓝的水域与远天相接,水天一色,不辨分野。</p>
驰目之际,但觉天地茫茫,人生渺如一粟。功名利禄,只如蜣螂转丸。得失歌哭,不过是青蝇自唱。</p>
两人看了多时,还是孟知微提醒,萧玄衣这才想起先把鱼放了。两人便各自取下水囊,解开囊口绳结,往湖里倾。</p>
那些鱼估计也是懵了,在岸边聚集了一会儿,这才明白过来,慢慢向湖里散去。</p>
萧玄衣心里这才有点活泛:此身虽然微不足道,对于这些鱼来说,还是有生杀之权的。旁边的孟知微却念了起来:</p>
“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p>
……今有中原萧氏,来游于此,哀其穷而转之清波,清波乎清波,洋洋也哉!”</p>
孟知微吟完,文盲萧玄衣自然要问:“你念的什么?”</p>
“你做了一件好事,我称赞一下。”</p>
“你称赞我,我都听不懂。”</p>
孟知微只好解释了一回:这文前面一大段是韩昌黎的,后面两句是为了萧玄衣加上的。</p>
“还变化风雨,那不成龙了吗?明明就是几条快干死的鱼。”</p>
“文人好作惊人之语。”</p>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看那天湖景色:一轮斜照映在碧波里,闪闪如亿万金鳞。萧玄衣极目西望,但见微波里有一物浮浮沉沉。</p>
“那好像是条大船。”萧玄衣手一指。</p>
孟知微看了一会儿:“什么船啊,那就是天湖中的海心山。”</p>
“海心山?也不高啊。”</p>
“你想的一定是高峰入云吧?不过到跟前你就觉得高了。”</p>
“也是。”萧玄衣想起昨天看石堡城的事儿。</p>
正说着,突然洪波涌起,将那海心山都遮了。萧玄衣仰头看看,不禁惊异道:“也没风啊!起这么大浪!”</p>
“深山大泽,多有龙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