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好像凝固在了这一刻。不只江玉珣,就连殿上侍者,也目瞪口呆、低头屏息,生怕一不小心受到牵连。少年清楚地看到,应长川轻轻挑眉,似乎是对自己的话,生出了兴趣……完了,他该不会要问我,还在背后说过什么了吧!人生的走马灯,于这一刻在少年眼前浮现。江玉珣万念俱灰。自己怎么看,怎么像老寿星吃□□——活腻了。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绝望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通报声。宦官尖细的嗓音,划破流云殿的寂静。——应长川公事繁忙,大司卜刚被扶走,又有人来这里面见圣上了!天子略为遗憾地敛了敛神,重新坐回席上。……好险!!!江玉珣长舒一口气,以为逃过一劫的他,正准备庆幸。却见应长川拿起放在桌案上的奏章,随手翻看两页,又放回一旁:“爱卿既为侍中,便应熟悉奏章、公务。”江玉珣垂眸:“是。”“这些旧日奏章,闲来都看了吧。”这些,奏章,都?少年不可置信地睁大双眼。卧槽,他说的……不会是桌案前这座一米多高的小山吧?我高考都没看过这么多书!天不遂人愿。天子话音刚落,几名宦官便凑上前,合力将这座山搬了起来,送往值房。手背,都绷出了青筋。面对此情此景,江玉珣默默将刚才那番话,撤了回来。说早了,应长川还是那么小心眼!-雨断断续续,下了小半个月。江玉珣也在公文堆里,昏天黑地地泡了小半个月。期间,田庄不断有人写信,劝他将流民遣走。江玉珣没有这么做,而是画了几张图纸,托玄印监带回了家中。等看完所有奏章,并将顾野九安排进玄印监右部受训后,终于见到了穿越以来第一个大晴天。可惜天气再好,江玉珣都只能待在流云殿内,陪应长川加班。“都水使者童海霖到——”太监声音刚落,江玉珣便深呼吸,摊开了纸笔。身为侍中,他不但要收发文件,偶尔还得做会议记录。万幸,江玉珣虽然没有继承原主的记忆,但是骑马射箭、读书写字一类的技能还在。流云殿上,身着苍青色官服的中年男人手捧本册,伏跪在地:“启禀陛下,这是最近三日,昭都附近河流的水情信息。”“都水使者”负责包括河渠水利在内,所有与水有关的事务。近日暴雨,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往来行宫也很频繁。太监弯身,接过记录水文的本册。用丝绢细细擦拭过后,方才送到天子手中。应长川缓缓翻阅:“京畿灾情如何?”童海霖的神情,有些忐忑。他先偷瞄了一眼应长川,确定皇帝心情还好,这才开口:“呃……怡河水位暴涨,有溃堤的风险。按理来说,应该提前将两岸百姓,转移至安全地带。但是这一次,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配合,其余各处情况还好。”应长川的手指,轻轻在桌案上点了两下。“哦?为何不迁。”这一次,回话的人变成了玄印监。“回禀陛下,几日前,怡河两岸有百姓,偷偷找来民间巫觋,卜算问天。那巫觋说‘只要祭天,怡河边的雨就会停,大家安心住着,不必迁移’,百姓照做之后……天正巧放晴了。”这巫觋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但百姓却因此,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原本纠结要不要转移的人,彻底安下了心。玄印监顿了顿,又补充道:“巫觋与找他卜算的百姓,已被吾等处理。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话说至此,他已冷汗淋漓,声音也不住颤抖。“请陛下责罚——”应长川轻轻笑了一下,没有理会玄印监,任由他继续跪着。听到这里,少年手腕忽然一晃。墨点砸在纸上,留下刺眼的痕迹。
江玉珣想起他们说的,是哪段历史了!受巫觋言论影响,怡河两岸百姓不肯配合,转移的事始终停滞不前。谁知这时,突降暴雨。雨量之大,前所未见。怡河瞬间决堤,上千人随之丧生……“原来如此!”童海霖恍然大悟,接着又小声嘀咕,“怪不得他们怎么也劝说不动……”江玉珣一点点攥紧了手中的毛笔。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能够改变历史。但此刻,知晓结局的他,竟然第一次,生出了想赌一把的念头。……置身事内,江玉珣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袖手旁观。“启禀陛下,”少年放下毛笔,第一回不等应长川问,就主动转身行礼说,“臣想去怡河边试试。”“你?”童海霖下意识质疑。江玉珣莫不是昏了头,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应长川则轻轻靠向玉几,末了,逐渐敛起笑意。他没有问江玉珣“凭什么”。而是问:“为何?”满朝文武,无不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管明哲保身。唯独江玉珣,从不敛锋芒。“今年的雨水,比以往丰沛,怡河决堤的风险也更大。必须提前迁走百姓,有备无患。”想起被淹的羽阳宫,应长川缓缓点头。江玉珣继续说:“更何况……怡河若是决堤,无数百姓将葬身鱼腹,幸存者也会成为流民,涌入昭都。”少年的声音似山泉般清润,说出来的话,却无比骇人。童海霖惊恐怒斥:“危,危言耸听,不可在陛下面前口出狂言!”但江玉珣,却完全没有搭理他的意思。他看着应长川的双眼说:“大灾过后必有大疫……流民与疫病相加,届时天下必定因此而动荡。臣无法坐视不理。”江玉珣说的,就是历史上水灾的后续发展。周太祖四年起,天下一年比一年乱。揭开序幕的,正是这次决堤。童海霖皱起眉头:“这都哪跟哪啊……”下场雨,就天下动荡了?这话说得,像是往年夏天都不下雨似的!童海霖下意识观察起了应长川的脸色。没有料到,天子的眸中,竟无一丝怒意。反笑着问江玉珣:“爱卿可知,接下此事,便要担责?”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假如中途出了意外,账都得算在他头上。……瞧这样子,陛下这是真要江玉珣上了?“臣知晓。”江玉珣的态度,无比坚决。嗤,去了也是白去。看到这里,童海霖看热闹不嫌事大地撇了撇嘴。百姓受巫觋所惑,压根不听劝。强行迁移,还会躲藏起来。他倒要看看,江玉珣能有什么本事。-四十余匹快马,出仙游宫,向怡河而去。江玉珣穿着晴蓝色的官服,骑马走在最前方。身为都水使者的童海霖,则不情不愿地跟在他背后。到了河边,少年并没有急着深入村寨、游说百姓,而是简单给一起来的玄印监交代了几句。等他们走后,便随随便便找了个树荫,休息了起来。天高皇帝远。放假的感觉,可真好啊!见他不动,童海霖反倒着急起来:“你怎么歇了?不去挨家挨户,劝他们离开吗?”江玉珣伸了个懒腰,吹着河边的凉风,靠在树上一边喂马,一边看傻子似地看向对方:“那多麻烦。”童海霖:?“所以你打算怎么办?”江玉珣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眯起眼睛,遥望远处的怡河:“童大人不要着急,在这里等等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显然没有用。既然如此……就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了。应长川不是将自己在诏狱那番话,刻意传播了出去吗?现在无数百姓,都坚信自己能预知天灾。应长川可以借此机会钓鱼执法,那么自己也可以效仿他,利用
这份特殊的“名气”,让百姓从河边迁走。——感谢皇帝陛下,给我灵感。在背地里搞事,玄印监是专业的。不过小半天,“江玉珣说怡河要溃堤”的消息,就传遍了河道两岸。百姓动摇了。怡河畔,傍晚。霞光从枝丫的间隙筛过,将少年的眉眼,映得格外昳丽。他就这样坐在河边,静静地看着夕阳。“……江,江大人?”有人试探着叫了一声,“请问,是江玉珣江大人吗?”江玉珣回头看到,有几十名百姓,正在远处向自己望来。原本坐在树下的他,随即起身:“是我。”少年刚刚站稳,领头的百姓,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江大人受小民一拜!”说话间,双手合十。紧随其后,后面那几十号百姓,竟然都跟着一起跪了下来。乌压压一片,好不壮观。卧槽!身为现代人,江玉珣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不只他,童海霖与跟着一起来的几名官兵,也被这阵仗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情况?”“大家快快请起,”江玉珣连忙向前,试着将离自己最近的人扶起,“这礼太大了,我受不起。”可那百姓说什么也不肯,他双手合十,极其虔诚地仰头问:“请问江大人,大雨什么时候来?我们最晚哪日迁走?”“江大人,河堤哪天塌啊?”“我们要迁走几天?”众人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怡河边一下变得格外热闹。江玉珣正准备回答,一起过来的童海霖突然把手抵在唇边,挺直腰板轻咳两声:“——咳咳!”身为都水使者,这些个问题得由他来回答,江玉珣可不够格。江玉珣没兴趣和童海霖争这个。但还不等他开口,为百姓介绍童海霖的身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伴着河风,传到了众人耳边。官道旁,有禁军手持令牌,勒马高声道:“传陛下口谕,怡河河事由侍中全权负责。任何人不得干涉,违者,杀无赦!”童海霖愣了一下,立刻捂嘴,随官兵一道,颤颤巍巍跪倒在地:“臣遵旨——”……应长川的人,怎么会在这里?江玉珣下意识回头,视线正好与那名禁军相对。对方也随之,轻轻朝他点头示意。此时,“溃堤”一事,已经传遍怡河两岸。而对方不但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还向自己点头。“怪不得……”江玉珣于刹那间反应过来:应长川之所以什么都不问,就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自己。是因为他从头到尾,与自己打的,都是同一个主意!既然这样,我可就放心了。“江大人,我们村寨里还有好些人不相信传闻,非得亲眼见您一面才肯迁走。不知您今日可有空,能否跟我回村看看?”百姓不明白周围发生了什么,停顿片刻,又七嘴八舌地围着江玉珣说了起来。“走吧,”少年笑了一下,直接踩镫上马,回身向众人道,“先去村寨中看看。”玄印监听命:“是,江大人!”骏马飞驰,疾风托起少年的长发。原本寂寥的河岸,顷刻间热闹起来。江玉珣不知道,这里的一切,均落入了不远处,身着玄衣率禁军微服出宫的应长川眼中。夕阳西沉。河堤那头,赤色的激流正与晚霞一道奔涌。少年就这样负着漫天霞光,头也不回地被百姓簇拥着,奔向了暮色最深处。好似一团火焰,燃过怡河。应长川眯了眯眼,不由轻笑。向来高高在上,将他人视作蝼蚁的天子。头一回长久地注视某一个背影,直至消失。此刻,他忽然有些好奇——眼前这团赤焰,最终究竟能烧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