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峣不假思索道:“一斛三十钱。”
所谓一斛,大约是四十斤,也就是说三十钱可以买四十斤粮食。
这个市价,已然是颇为低廉了。
耿忠沉吟片刻,笑道:“嘿嘿嘿……我们拿出两千两白银,多买一些粮食。如此,不出三五月,就可赚回三倍的钱。”
刘诗峣柳眉微蹙,摇头道:“二十年来,粮食价格一直低糜,怎可能赚回三倍的钱?更何况,采买如此多的粮食,堆积在一起,极易发霉、腐烂,需专门有人晾晒,这又是一笔开支。”
耿忠将手搭在刘诗峣的肩上,笑道:“马上就要打仗了,国库的粮食不够用,必然会从民间征集。物以稀为贵,粮食价格必然暴涨。到那时,我们手中若能有五万石粮食……嘿嘿嘿……岂不赚的盆满钵溢?”
刘诗峣道:“马上就要打仗了?怎么可能?”
东汉帝国统一之后,建武帝刘秀与民休养生息,已经二十年未曾起兵戈了。而今天下太平,四海无事,怎么可能会打仗呢?
即便是真的要打仗了,为何郡守府、县衙都不知道,而你耿忠却提前得知呢?
难道你爹是当朝大将军吗?
简直荒谬绝伦。
耿忠无奈道:“既然你不相信,那我只能向岳父说明此事。等粮食价格暴涨,赚了银子时,看你还有何话说。”
刘诗峣娇嗔道:“哼!倘若粮食价格当真暴涨,我就嫁给你,如何?”
这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
绝不可能打仗的。
粮食价格,也绝不可能暴涨的。
耿忠闻言大喜,认真道:“这可是你说的啊,倘若粮食价格当真暴涨,你就与我成婚。”
刘诗峣俏脸微红,娇嗔道:“哼,你还真当粮食价格会暴涨啊?好端端的,怎么可能会打仗呢?”
“嘿嘿嘿……”耿忠神秘一笑,揉了揉刘诗峣的脑袋,道:“言出必践,你可不能反悔啊!”
刘诗峣道:“绝不反悔!”
——
司隶,洛阳,军营。
大将军耿弇一边进餐,一边翻看着众将递上来的竹简。
‘末将王瑾表奏大将军:举三十五万大军北伐,固然声势浩大,可一击而灭敌。然则贼酋蒲奴单于狡诈如狐,断不会与我军正面决战。倘若战事持久,则于我军极为不利。塞北,乃苦寒之地也,沙尘肆虐。我大军一旦迷失方向,不需匈奴来攻,数月之内便会土崩瓦解。
北伐之事,万望大将军三思!’
桌上堆放着数十个竹简,全都反对北伐,与王瑾这卷竹简上的内容大同小异。
账帘被掀开了,大司农耿国疾步入内,对着耿弇抱拳作揖,道:“兄长,弟已将军粮准备妥当。三十万石粮草,足够我三十五万大军食用三个月。”
耿弇道:“不够,需再准备六十万石粮草。此次北伐,我志在一举攻灭匈奴,将塞北之地彻底纳入大汉版图。”
耿国点了点头,道:“弟知道了,明日上朝,弟会向陛下奏明此事,请旨从各地征集粮草,以确保兄长北伐之军衣食无忧。”
从各地征收粮食,势必会造成全国粮价暴涨。粮者,国本也,影响太大,必须要向建武皇帝请旨。
耿弇笑道:“那就有劳贤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