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通过抱起一个铅球一样的重物,丢出去的方式排雷,效率实在太低,关键的是很消耗体力,这对已经饥肠辘辘的白龙来说,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工作。
在得到树枝后,先用树皮揉搓做成简易绳子,再把刀和棍子绑在一起,形成一个长矛,这就是另一件高效的排雷工具。
地雷可以被简单的分为几种,埋雷,伴雷,诡雷。
又可以根据威力分为,坦克雷,以及单兵雷。
坦克雷顾名思义,用来炸坦克,其特点是需要受到巨大压力才会爆炸,而如果只是一个士兵的重量,不止于引爆它,当然也是故意设计的,让人踩在上面没事。
好处也是有的,可以埋得非常深,不容易排查。
而对付单兵的地雷思路就不同了,单兵雷更加容易被引爆,而且威力一般很小。
同时单兵雷往往是当场炸不死人的,但危害则更大。
几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地雷的人有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单兵地雷尽可能减小威力,这不止是为了偷工减料,而且也是十分明智之举。
对于我军而言,若地雷直接把敌人炸死,敌方瞬间损失一个战斗力。
但如果不是炸死,而是炸伤,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整个队伍必须分摊出好个人的力量去保护伤员,则会在一段时间内损失更多战斗力。
尤其是在这种生存条件恶劣的野外,受伤之后不是短视就能处理好的。
没有大部队支援,没有战地医院,受伤有时候就是一种慢性死亡。
之前,见过一次地雷爆炸,白龙记住了那个爆炸的感觉,而且只会对于爆炸位置的检查,之后他又小心找到了这种地雷的残骸,他由此判断了这个地区地雷的类型。
比较恶毒,那是一种威力很小,很敏感的地雷。
白龙甚至清楚的知道这款地雷的型号,那是一种还没有对外公布的正在研究中的反步兵雷,b-43bdragontooth。
其特点是十分方便大量布设,而设计这种地雷的时候军方就已经知道,这种雷十分阴险,坑人神器,一旦被布设好,就连本方的工兵想要清理,都有被误炸的风险。
同时这种地雷通过飞机的方式抛撒,并不能做到精确控制。
一旦有地方被设置这种地雷,时间长了以后想要再把这些地雷全部回收,把区域重新变成绝对安全,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也就说明布设地雷的一方压根没有想再要把这片土地用于别的用途。
被埋设的地方,永久成为不适合居住之地。
但是这种地雷又有另一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威力十分小,而且不能被埋到土中很深的位置,因此如果采取人工的方式清理起来又比较容易,一个带尖端的长矛,就能发现他们,即使是不小心碰到,长矛会断掉。
于是白龙依靠飞船残骸和长矛做了一个简易排雷工具,为自己开路。
从飞船上拆下来的一个轻巧罩子,重量不重,但却足以和防爆兵的护甲相当,白龙特制了一个长矛,中间还打了几个孔,用来在爆炸的时候提前断开,以免让飞起来的棍子伤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