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处于可能发生战斗的环境中,不应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正式进餐,而且绝对不能在显眼处生火做饭,这不仅会暴露行踪,同时也给敌方创造了偷袭的机会,应小口长期进食应急口粮。
本来陆军教程中是没有这些内容的,但是在十年前的一场失败的战争中,被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后,现在的美军也是很重视这方面的纪律。
巡逻兵怕的实际上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同伴,以及自己的上级。
荒郊野外,两名士兵竟以如此方式相遇,若不是两人现在是处于对立面,白龙还真想教一教那名士兵如何快速制作隐蔽的无烟无光火炕,以及正确的加热食物的办法。
白龙躲在暗处观察,却并不打算偷袭这名开小差的巡逻兵。
虽然这样一来,白龙可以迅速获得一套装备,外加一些食物补给。
可是一旦下手,队伍里突然少了一个人,巡逻兵的同伴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必将通报上级惹来一场更大规模的认真搜查。
而且这名小兵虽然贪吃,但警惕心却不差,这种局面下发动突袭,恐怕得不偿失。
白龙继续耐心观察,以便得到一些情报,直到巡逻兵起身离开,才注意到巡逻兵的身上有一个时不时闪闪发光的i灯泡挂在身上,前后各一个。
每当巡逻兵原地不动一段时间,这个灯就会加大亮度并高频闪烁起来。
随着巡逻兵静止不动的时间变强,灯会闪的越来越快,灯光强度也会越来越量。
白龙很快想清楚了这个灯的用途,一旦在夜晚士兵被微声武器伏击,倒下后过不了多久闪烁的灯就提醒周围的同伴发生了什么,以及倒下友军的位置。
可谓是巡逻部队,野外防止偷袭的神器。
这套灯光预警系统,白龙之前完全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
总之想要实现这个功能,就必须有一套微型电路来控制,成本不低。
现在是1962年,微型计算机技术还不算发达,军事上也无法做到每一个士兵都佩戴通讯和g定位系统。
但是这群巡逻士兵身上却已经装备了最早的随身电子设备,尽管它们就功能上而言比较简陋。
以白龙的知识进行推理,虽然这种通过判断士兵是否移动来控制灯光的报警方式很原始,但实现起来并不简单,巡逻兵身上必然携带了一个小型的电子设备与电池,白龙认为这个小型电子设备的功能绝非只有控制灯光闪烁这么简单,一定还有其他的用途。
虽然这个位置比较隐蔽,但不宜在此处久留,这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白龙迷迷糊糊朝着远离巡逻兵的方向撤退了一节距离,并抵达了下一个适合隐藏的窝点。
白龙算好距离,判断巡逻兵不会在一小时内靠近新窝点,才又躺下,趁着夜色略微紧张的感觉中白龙给自己补了一个小觉。
天还未亮,每一个可以休息的时间都得格外珍惜,因为到了白天,不但不可能有机会睡午觉,而且还得保持时刻紧张,接下来的路,前有地雷,后有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