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沛县城内,张攸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秦朝黔首。
“怎么了?子远?”
听到是吕公的声音,张攸转头望去。
看到吕公脸上的疑惑之色,张攸指着街上来往的行人:“沛县之名,名副其实。”
吕公顺着张攸所指方向望去,略微一思忖,便恍然。
“子远,沛县是四川郡郡治,理所当然要强于其他城。”吕公抚须笑道。
张攸一愣。
如果一个郡的资源,大部分倾向某个县,那么,这个县怎么可能不会好呢?
想到这点,张攸便不再多言。
“子远,待我将所有人安置在新居后,到了晚上,你且陪我去一趟县令家中,去拜访下他。今后,你要待在沛县,提前和县令打好关系,只会于你有利。而且,若是你能入得县令之眼,宵小之徒,也不敢欺辱你。”
听到吕公此言,张攸没有理由拒绝。
他知道,这是吕公为了他着想。
“外舅,请你放心,子远愿与你同行。”张攸正颜道。
吕公望着张攸,心怀宽慰。
吕公所说的新居,是沛县县令帮忙安排的地方。
当然,这块地方,所需的钱,还是由吕公来付。
吕公的新居,在沛县城城中以东。
来到吕公新居面前,张攸眉头微皱。
吕公见此,便问:“子远,这新居,莫非不合你意?”
张攸摇头,“外舅,这房子,实在过大,我们毕竟初来沛县,这般招摇,容易引起沛县内大户人敌视。”
吕公苦笑道:“子远之言,吾怎能不明白?奈何有苦难言!”
张攸看吕公苦涩的面庞,便知晓其中,或许有他不知道的内情。
索性,不再寻根究底。
勇,始终落在张攸身后不远处。
吕泽亲自安排人,将一车车的东西,往新居里搬。
吕公新居,在门口外面看去,就觉得比豪奢,且占地面积较广,四面都是高墙。
大门前,若是再配上两头石狮子,那就更显阔绰了些。
任谁见了,恐怕都得道一声,这新居的主人肯定很有钱。
看着吕公和吕泽,以及吕雉正各自忙于各自之事,倒是显得张攸有些多余。
思之再三,张攸决定在沛县好好转一转,了解下民风民情。
与吕公说了此事后,张攸便准备出门了。
勇,自然是跟着张攸。
两人一道出了大门,往街上走去。
街上,张攸向一位老丈打听,在沛县,什么东西最有名。
没想到,老丈告诉他,在沛县,当属樊哙做的狗肉最好吃。
一听到樊哙之名,张攸便决定,就往樊哙卖狗肉的地方。
他想结识一下樊哙。
人嘛,熟不熟,多来往几次,自然就熟了。
若是再以真诚之心交往,或许便能进而成为朋友。
老丈也颇为热心肠,向张攸指出了樊哙卖狗肉的方向,张攸道一声谢后,便与勇前往。
走了一段路,却发现这里是沛城集市。
樊哙的摊子,实在太过显眼,因为是人扎堆的地方。
张攸与勇迈步走了过去。
摊子里面,比较拥挤。
站在摊子外面,樊哙连忙招呼着其他人。
但看到张攸与勇时,便带着笑容走到张攸和勇面前:“两位,可要食狗肉?”
张攸一怔。
这是樊哙?怎么跟他脑海中的那副形象对不上呢?唯有体型和毛发较多对得上。
瞧了瞧四周。
似乎再也没有一个人如樊哙这般身材的,才终于确定此人是樊哙本人了。
“那就来三斤好了。这里若是吃不完,可以带走吗?因为刚刚听到一位老丈说,你这里的狗肉,在整个沛县最有名,我想让自己家里人也品尝一下。”
樊哙闻言,笑道:“当然可以。两位,还请稍等一会儿,我去给你们腾出一个位置来。”
说罢。
樊哙,便在张攸的视线中,朝着其中一桌走去,目光带着不善。
“刘季,你都吃完了,还赖在这里不走?”
张攸神情一变。
此人就是刘邦?
打量了一眼,张攸发现此人确实是高鼻子,胡须修整的挺齐,至于龙颜却没有看出半分,而龙象的面容,也与刘邦半点没有关系。
果然,历史记载有误。
刘邦腆着笑脸道:“马上,马上。容我再待一会儿。”
听到刘邦的话,樊哙顿时气急,怒道:“刘季,你在我这已经吃了五次狗肉,共计五斤。二十钱一斤,共计一百钱。如果你赖着不走,可以。但这一百钱,必须现在还上。不然,我就只能带你去见官了。”
刘邦忽地一下站了起来,笑说道:“樊哙,我差你的钱,将来肯定还上。我刘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樊哙怒怼了一句:“别说将来,我们就说现在。赶快将位置腾出来,不要影响我挣钱。”
刘邦自讨了个没趣,便准备离开。
但离去之前,却是看向了张攸和勇两人。
刘邦一眼,便觉得两人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