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活着,为什么不把大将军带回来?”终于,赵姬哭累了,回到现实。
“老夫人,您先喝杯茶。”贺文命侍女把老夫人扶回座位,给她斟了杯茶。赵姬坐定之后啜了几口,顺手理理头发,擦干眼泪。贺文继续道:“大将军已经逃出生天,只是还不知他身在何处。”接着,贺文把他们向店老板了解到的情形一一说给老夫人听。
“如果大将军是前天晚上经过那里,现在还不到两日。他应该走不远,你们赶紧派人去找啊。”赵姬神情焦灼,“他一人在外,肯定吃了不少苦,要赶紧找到他才好。”
“夫人请放心,我们肯定会去找。今天之所以没去,乃是因为有事要确认。等到确认了,找起来就容易了。”贺文赶紧出言安抚。
“大将军身上有银子。所以,暂时来说,他应该不会饿肚子。我们的人守在宫中,也没听说他们派出大批军士去找人。所以,大将军的安全应该没问题。”贺文试着将已知的线索一一理出头绪。
“我们现在有两个方向:一是查明这匹黑马从何处得来。弄清楚这点,就能还原大将军当晚的遭遇;二是,向宫中侍卫长打探消息。这个两方向有准信,我们的追查才更有针对性。我会安排人手跟进这两条线。”
“一切拜托贺总管了。”刚获知新的信息,马上能够与当下的实际情况结合,还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的,贺文的表现让赵姬十分欣慰。“要不是有你坐镇,赵府上下现在是什么情况,真的难以想象。”
“夫人言重。找到大将军并将他安全带回来是在下的职责所在。”
贺文的一番话发自肺腑,听者无不大受感动。
今日带回来的消息像是给赵府打了支强心针。生与死的考验总算跨越,下一步就是人在哪儿的问题了。
人在哪儿先不说,这个消息的背后还有不少疑问亟待解答。为此,贺文陷入思考。
首先是马匹。店老板说,这匹马是千里挑一的好马。凭他在赵府侍奉多年,参与过多次买马的经验判断,店老板的说法毫不夸张。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好马,大将军为何要换掉?
如店老板所说,当时大将军非常慌乱。一个忙着逃命的人为何会念念不忘要换马?而且他怎么知道此地有个客栈刚好有马可换?是谁给了他这匹黑马,又是谁告诉他客栈有马可换呢?
第二个问题是,大将军身上为何会有银子?那日,他是去赴君主的宴会,并不需要准备银两在身。平日里,他要出门,随从护卫自会根据指示带齐所需银两,根本不用劳烦大将军处理这些琐事。
提弥明是名普通军士,陪同赴宴又不是出门在外,他也不太可能带银两。一匹马的价钱,少说要二三十两银子,大大超过提弥明的财力范围。所以,银子不可能是他提供的。
说起提弥明,第三个问题来了。店老板从头到尾只看到大将军一人,提弥明去哪儿了?如果他跟大将军一起逃亡,买马换马这种粗活应该是他出面才对。难道他已经死了?否则就说不通。假如他死了,难道大将军是凭一己之力杀出重围的?似乎又不合理。
思来想去,第二第三个问题都回答不了,只能先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先利用身边的人。贺文命合府的男丁在院子里集合,一起去马去看刚牵回来的这匹黑马。
不出预料,没人见过,也没人能说出此马是何品种,产自何地。
解散一众家丁,贺文独自坐下思索。他盯着马,仔细看了好几遍,反复端详。这匹马脾气非常温和,显然早已被驯服。他们把它牵回来时,并没有费什么力气。再者,它身形高大,毛色顺滑,显然被照顾得很好。这样一匹骏马,不太可能是普通人家豢养的。不普通的人家,有哪些呢?
富贵之家?将门之后?行伍出身的人家?爱马成痴者?或是有一定实力的镖局、马场?
不对,应该从头理顺。大将军去宫中赴宴,不管他是怎样杀出重围的,肯定是从宫中离开。从宫中到客栈,中途并没有马场,镖局倒是有一个——“风云镖局”。难道是大将军徒步走到镖局,买了一匹马,然后又去客栈换马?显然说不通。唯一的可能是,他骑马离开,到了客栈再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