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东还是原先那么土豪气,说的还是那种类似土匪老大的口气,或者说经常混歌舞厅那些电视里面,电影里面,香江电影里面的那种大老板的口气,还经常要学习广东那边的老板的口气。
没办法,煤省就是这点不好,自己赚了钱,但在文化底蕴上不足,看了香江那边的电影,还有我们国家所有的电影电视剧里面演出的那种模板化的广东老板的形象,使得他们一般都学习那种黑道或者土匪,混歌舞厅的那种老板的样子或者口气,时间长了,连自己这边的风俗习惯或者做买卖的那种习惯都忘了。
记得以前煤省的商人都是一种信用为先,遵纪守法,以利为先,精于算计,计算,或者在大事上不糊涂,在国家大义上从来都十分的坚决的那种,但到了现代,这种形象全被破坏了。
可以说从东北到煤省,自从张少帅不战而逃以后,东北还是煤省都像被打断了脊梁骨一样,变得随风而动,没有那种血性和骨气了,从来都是随着国内大流而动,好的没有学到,坏的学到一大堆。
当然这也有历史原因,历史上北方人实在是太穷了,商人气息浓厚的煤省更是,不让做买卖,做买卖就是投机倒把,只让种地,煤省的地都没有几块,种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吃,进工厂做工,或者进各种国家企业当工人吃商品粮成为了历史上北方人的最好选择。
这样断代的传承以后,直到开放以后,各地蜂拥而起的商人们才重新学着怎么做买卖,做的还都是小买卖,并且买卖的行当还是特色都比较单一,人们努力挣扎,后来因为能开发资源了,于是一窝蜂的都去采煤了,都去出苦力了。
直到最后涌现的都是煤老板,很多企业在煤省根本无法发展起来,经济单一,使得他们思想僵化,娱乐很少,于是学习外地人的习惯和口语,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
龙飞当然不可能去拿这种事情和自己的想法去要求人家,于是在电话里面“呵呵,”了两声。
他知道肯定有正经事,要不然崔向东不会给他打电话的。
“改天我们聚一聚,我请你们父子喝酒,把崔奕也叫上,我听说崔奕想要退出股份?哎呀,我现在也没有经营传媒公司的合适人选,他好赖还有业余爱好,还有一帮在文艺圈,音乐圈,娱乐圈的狐朋狗友,我这里可是专业不对口啊。”
“算了,我去找两个职业经理人瞎呼经营着吧,反正不靠那个赚钱。”
龙飞像是无奈的自己对自己说一样。
崔奕前段日子收购了其他因为股灾而不得不卖出股份筹钱的股份,而龙飞也趁机收购了一些,重新坐上了第一大股东的宝座,但后来崔家也因为股票上投资太多,损失惨重,崔奕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因此只能结束了自己的事业。
他把股份都卖给了龙飞,龙飞给了他大约两三亿的资金用于补贴他在传媒公司的股份,但说实在的这传媒公司在的时候资产算是数十亿,但卖掉股份以后换成资金也就只有这么多钱。
这点钱对于崔家的产业来说根本无足轻重,对于崔家在股市损失的上百亿的资金也根本无足轻重,但崔奕还是执着的想要帮助自己家,于是把股份卖给了龙飞,自己回去自家企业里面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