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可了解雪蔓?”</p>
父子俩闲谈了许久,邢东忽然想起了这件事情。</p>
自从怡红楼的那夜之后,哪怕刑法天从未亲口承认,邢东仍然一厢情愿的将雪蔓划归为老爹的人,否则怎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他出手相救。</p>
此时与老爹独处,有关雪蔓的事情自然是要问上一问。</p>
“哦?”</p>
刑法天别有深意的看着邢东,“人家给你机会当面问你不问,反而这时又来问起为父,是何主意?”</p>
邢东一愣,怎么这你又知道?</p>
他满脸尴尬的回答道:“如此漂亮的女子却委身青楼,定然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我又怎好当面相问。”</p>
“心细如发,怪不得能够屡破奇案!”</p>
刑法天点头赞许,悠悠叹了口气,“你猜得没错,雪蔓的身世确实可怜,若你想知道,我便把我所知晓的一切告知于你。”</p>
邢法天饮了一口酒,眼神多有伤感。</p>
他没有直接讲述雪蔓的身世,反而讲起一桩发生在五年前震惊朝堂内外的陈年往事…</p>
镇北大将军梁旭尧,统帅十五万河北道禁军,坐镇幽州十余载,与辽国铁骑正面相抗从未有失,保得大平北境十年无虞。</p>
五年前,朝廷暗中与金国达成密约,从南北两面共同夹击辽军,若能攻破辽国,则平分辽国领土。</p>
自古以来,我泱泱中华崇尚仁义,以德服人,极少行那入侵他国之行,但辽国则不同。</p>
两百年前,辽国本属于我中华领土,因中原战乱不断而被耶律氏强占,辽境之中有着大量的汉人,他们地位低贱,备受契丹人欺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进兵辽国,乃是义举。</p>
况且这两百年来,每当中原发生战乱,契丹蛮夷瞅准机会便挥师南下,如同附骨之疽,铁骑所到之处尽皆生灵涂炭,汉人百姓无不深恶痛绝。</p>
大将军梁旭尧获得征辽军令,趁着驻扎在北境的辽军因金国入侵而退兵之际,兵分三路发起攻势,一翼出雁门关,一翼出檀州,梁旭尧自领中军从燕山进军。</p>
战事打响之后,辽军在双线作战之下疲于应对,梁旭尧所指挥的三路大军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前线获胜的捷报就如流水一般,不断涌向朝堂。</p>
眼看即将把契丹贼人从世界版图中抹去,平国上下陷入一片欢腾。</p>
可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p>
统领檀州翼军的主将冷衡忽然转变了步步为营的进攻策略,率领手中的三万精兵从山海关出发,长途跋涉深入敌穴,最终在热河一带遭遇辽军主力“铁鹞军”,被围困数日之后全军覆没。</p>
将军冷衡战死沙场,逃生者不足百人!</p>
在这些死里逃生的人里面,其中有一位冷衡将军的亲卫,拼死杀出重围,带回两封震惊朝廷的信件。</p>
这第一封,乃是大将军梁旭尧的亲笔羽檄。</p>
所谓羽檄,即用于传达军令的信件,上面插有鸟羽以示紧急。</p>
这封羽檄的内容,则是命令副将冷衡率翼军采取突袭的战略,与梁旭尧统领的中军共同夹击铁鹞军于热河。</p>
冷衡清楚,若想从山海关率军突袭驻扎在热河的铁鹞主力,需要长途奔袭近五百里地,且受制于易守难攻的地势,一旦久攻不下,很容易被敌军切断后路,陷入险境。</p>
但既然是战区最高决策者下达的军令,冷衡即便有所疑虑,也只能遵从。</p>
然而当冷衡率军在约定的时间之内到达热河的时候,梁旭尧率领的中军并未出现。</p>
三万翼军与数倍于己的敌军主力激战数十日之久,正如冷衡所料,最终被敌军切断后路,这支军队彻底成了战场上的一枚死棋。</p>
铁鹞军主帅窝里括曾对冷衡进行劝降,并告诉他一个事实:梁旭尧非但没有如约前来夹击铁鹞,反而前去攻略辽国中京大定府。</p>
至于冷衡所领的翼部,不过是为梁家军掣肘辽军主力之用,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别人争功的棋子!</p>
冷衡所留的第二封信,便是揭露梁旭尧贪功冒进,置三万将士性命于不顾的罪恶行径!</p>
“若是梁旭尧的计策成功,以两三万人换取辽国中京,虽说有些伤天害理,但从战略的角度来讲也并不算太大过失。哪知道梁旭尧围城数月,久攻不下,在辽军主力攻破冷军之后及时回击,最终惨败而归。”</p>
“自此,我朝十万北军三去其二,只能全线撤退,辽国因此获得一线生机,集全国之力抗住金兵压境,这才得以苟延残喘”。</p>
刑法天喟然长叹,眉头拧成长绳,“因为这场大败,导致我大平与金国之间也产生了嫌隙,时至今日仍未修复,辽国借此机会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如今想要灭掉辽国,也就没那么容易了。”</p>
邢东神情严肃,刑法天讲的这段往事看起来和雪蔓的家世没什么关系,但和另外一个熟人却大有关联。</p>
那位战死沙场的北军副将冷衡,正是冷轩辕的父亲!</p>
“后来呢?”邢东心生疑惑,赶紧询问下文。</p>
“后来,御史台启动最高问责机制,将难辞其咎的大将军梁旭尧捉拿问罪。虽然梁旭尧战功赫赫,对大平的贡献难以计量,可因为他的失误害死了数万大平精兵,错失灭辽的大好时机,一时间民怨沸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