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恰如猛虎卧荒丘 3(2 / 2)

在《吞天诀》里对练了功法后的抗毒性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同类毒物,愈食则愈能抗之。”而事实上这功法对这种非急性发作而且毒性也不是很强的毒,效果相当好。就算吴穷目前还只是在入门阶段,也能够很轻松的取的抗性。

不过这功法的抗毒性也并不是像这次表现的那么强大,不至于出现“入门就这么强,后期不是直接免疫了?”的现象。

首先不是通过食用中的毒,它的效果就无法发挥了,毒箭,毒蛇,毒刃都可以正常伤害,这功法不会因为被毒刀砍了、毒蛇咬了就获得抗性,当然吃毒蛇是可以获得抗性的。

其次,急性发作的毒,剧毒,在获得抗性之前就会死,这功法自然也就没有意义了。

最后,自然界的毒,多少能靠吃获得抗性,但人工制造,化学合成的毒,就根本没办法这么做了,因为人工合成的毒太多了,根本吃不完。

关于对付野猪的准备,吴穷找来一块较为坚硬的石头,砸成几块之后选合适的磨尖,绑在长木棒上,作为枪来使用。再把那把短刀也绑在长木棒上,作为薙刀使用。(日本的一种长柄刀具。)这样,矛+枪刺要害,刺中以后薙刀划拉的对策就准备好了。

关于矛和枪这两种兵器的定义,其实不太好清楚明白的区分开,因为这要看时代。在不同的时代,对同样的一件武器,会有矛和枪两种不同的称呼。

具体来说,汉代及更早之前,枪是指削尖的竹木制成的武器,“剡木伤盗曰枪。”剡就是削。而矛,则是需要加上一种不同材质的矛头才算。

在汉之后到宋这段时间,因为马槊(丈八骑矛)的大规模使用,原来的矛被叫做马槊,而步矛也跟着改成了步槊,矛这个词越来越少被使用。而步矛为了降低成本,开始持续简化,变得像是枪了。

到了唐代,步矛已经简化到像是削木而成的“枪”,于是很多时候步矛就直接被叫成枪了,而因为唐代枪类武器的广泛装备,又影响了马槊的名称,使其同样被称呼为马枪。经过一段枪矛两种称呼的并用,无法区分的时期之后,最终枪和矛的定义完全互换了。

所以如果穿越回古代,有人说起枪或矛,到底说的是什么,还得查查朝代才能清楚,不过如果是穿的唐,那可能就是稀里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