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影响肯定是有的,毕竟胡尔克的实力大家也有目共睹,他是一位兼具了速度与力量的边锋。但我认为球队的其他球员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新赛季无论是贝尔、卡列洪还是其他人都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结束了新闻发布会,皇马第二天前往客场准备晚上20:15和赫塔菲的比赛。新赛季赫塔菲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主帅位置的调整了,路易斯·加西亚历任,阿根廷名帅“疯子”贝尔萨接手了球队。
贝尔萨的教练生涯起步于阿根廷纽维尔老男孩队,当年就带队拿到了联赛冠军。随后贝尔萨辗转墨西哥的阿塔拉斯、美洲队后又回到了阿根廷的萨斯菲尔德,98年带领萨斯费尔南夺冠后来到了西班牙人队执教,但仅仅带队踢了12场比赛。九月份他被佩克尔曼举荐接替帕萨雷拉成为了阿根廷国家队的主教练。
在阿根廷国家队贝尔萨再次震惊了全世界,坐拥阿根廷充沛的球员资源,贝尔萨开始了频繁的演练新的阵型、新的打法,最终他创新的拿出了3-3-1-3的战术打出了犀利的进攻。但是接下来几年无论是在美洲杯还是世界杯中贝尔萨都没能带领球队走到最后。
尤其是02年的阿根廷,那是一支比马拉多纳时期还要强大的潘帕斯雄鹰。无论面对任何对手都能把对方按在半场打,小组赛面对手瑞典、英格兰都是阿根廷的半场攻防演练,但是这两场比赛阿根廷最终只拿到了一平一负的战绩。作为夺冠大热门,阿根廷却小组赛就被淘汰出局。
有的人认为是贝尔萨固执的用人选择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也许当年带上里克尔梅,或者信任艾马尔的话阿根廷能够走的够远。
贝尔萨的阿根廷国家队执教生涯结束了,在04年8月夺得雅典奥运会金牌后,贝尔萨在9月选择了辞职。这次辞职之后贝尔萨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整整三年的世界。
对于贝尔萨焦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25年的时间看了5万场足球比赛,这是一位对于足球有着极致的热爱与追球的男人。
贝尔萨的战术是不被大多数教练所接受的,因为人不是机器,没有球员可以做到90分钟将贝尔萨的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
焦傲的战术也是对于球场空间利用率较为看重的,但是贝尔萨无疑是更为偏执的那一个。作为米歇尔斯空间理论的信徒,贝尔萨却没有像米歇尔斯一样使用4-3-3这套全攻全守的打法。贝尔萨对于空间理论的看法是——我的阵型为什么要覆盖球场的全部面积?这才有了3-3-1-3阵型的出世。
贝尔萨认为大多数时刻三后卫足以看住对手的前锋,所以他的战术不需要第一时间覆盖后场的所有空间。
贝尔萨最常使用的3-3-1-3阵型应该这么理解:首先需要前场4人组成菱形压迫小分队,进攻时4人就是1名中锋、2名边锋和一个中场,防守时4人小分队第一时间进行前场压迫,对手破解压迫后要回撤落位防守。在他们身后有两人各抱一边,进攻时上前策应边锋,对手组织时压制对手边路,防守时落位到边前卫或是边后卫的位置,需要两人上下飞奔,一人撑起一条边路。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边后卫、边翼卫或是边前卫,其实在贝尔萨眼里,这都不重要。再之后就是中卫身前的那名防守大闸。既能完成扫荡的任务,还有在后场出球的能力。
贝尔萨战术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压迫,在前场的疯狂压迫。这种压迫在2020年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当时那就是“疯子”行为。贝尔萨自己将自己的战术哲学总结为4个词:
“concentraciónpermanente”——始终专注
“movilidad”——机动
“rotación”——轮转
以及“repenitización”——再分配
进攻跑位眼花缭乱,比赛节奏快,观赏性极强。可在球员眼里呢?机械的跑动一次又一次,永远在奔跑得不到休息。无球队员十次中有九次都是空跑,球员也是人,久而久之自然会懈怠、会犯错。这就造成贝尔萨战术的容错率很低,前场协同压迫只要有一个人偷懒队友就全被卖了,脆弱的防线就会暴露在对方火力之下。防线上只留2-3人面对对方前锋,一旦后卫或者门将出现失误就是致命的
在贝尔萨的基础上瓜迪奥拉打造了“tiki-taki”,他的战术比起贝尔萨来说更为稳健,有一定的犯错空间。总而言之面对贝尔萨的球队无论他手上有什么牌也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