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前面的看不真实的小人叫做神体,神识之体,就是所谓的灵魂,精神,魂魄。是人的自主意识,潜意识的集合所在,实际上是无法直接看到的,是一种信息的集合,并非物质的存在,但是可以控制灵力,被灵力显现出来,就像磁场无法被看到,却可以用铁粉显现出来轨迹。
之前赵重歌不小心拉出的小道士衣投珠的金色虚影便是他的神体魂魄。
神体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不受物质的影响,但是受到信息的影响。
例如神体的受到外界语言信息的影响,被人说是一个没有胳膊的形象,如果自主意识和潜意识真的相信了这种信息,那么在身体表现上,真的就没有了胳膊。
那么神体的这种变化对躯体也存在间接的影响,可能是手臂失去知觉,也可能是手臂逐渐枯萎。
当然这种影响是不太容易实现的,毕竟普通人的自主意识是眼见为实的,甚至都不相信神体的存在,也就不会受到一句普通的话的影响。
但是如果是修者用神识手段强行改变普通人的意识,还是能够实现的,这里面的原理是很复杂,难以表达和描述,被普通人所理解。
神体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必须依托于生气,躯体如同容器,承载着生气和灵气,而生气又是神体的容器。
三者的关系如同鱼缸里盛着水,水又养着鱼。
随着赵重歌的理解感悟,三个小人又有变化。
只见灵体小人重新凝聚成一滴青色的液体,钻进躯体小人的丹田处,原本闭着眼睛,毫无生气的躯体小人睁开了眼睛,面色也红润了起来,只不过双眼灰白,没有神采。
随后,神体小人也化作一缕灰色的烟雾,顺着躯体小人的眉心钻了进去,顿时躯体小人的眼睛神采奕奕。
同时,赵重歌只觉眼前一花,他发现自己突然有了肉体的感觉,但周围的环境显示自己依旧是【太玄经】烙印里。
这怎么可能呢?神识烙印就是一种类似于神体的存在,是一种信息的集合形式,怎么会产生肉体的感觉?
神识幻化的身体和肉体的感觉对修者来说是很容易区分的,简单地说就是那种真实感的区别,就好像人很容易能区分梦境和现实一样。
他立刻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这具身体,马上明白这具身体就是刚才青色液滴产生的身体。
【太玄经】那么玄妙吗?竟然可以在神识烙印里产生真实的肉体?还是这只是一种可以欺骗意识的神通?
赵重歌仔细地探查了一番这具身体,发现这具身体跟自己以前的身体相当,只不过身体里的淡银色的灵力全部变成了淡青色。
而自己的神识在身体里穿行更加的顺畅无碍,同时,自己神识里的金色佛法烙印,【太玄经】青色的功法烙印,紫色的双鱼佩烙印和天机佩依旧存在。
赵重歌突然有些疑惑,如果自己从这里进入【太玄经】烙印,会发生什么?
赵重歌略一犹豫,便直接进入到【太玄经】烙印里,只见神识观感一变,自己又变成了第三视角,看到了自己在【太玄经】功法烙印里行成的躯体。
与此同时,赵重歌的神识里多了一个感应,是这具青色液滴行成的躯体传来的感应,而另一个是自己现实中的身体的感应。
只要赵重歌顺着其中某一个感应,便能从这具身体中苏醒,恢复对该身体的控制。
赵重歌虽然对这具身体很是惊奇,但是仍然不知道衍化出这具身体为了什么。
就在他心中有此念想之时,赵重歌的神识再次被拉进这具躯体之中。同时,赵重歌的脑海里出现了三个字,“性,命,法”,这三个字所包含的意义一并出现在脑海中。
性,是一个人的意识形态的总称,可以是悟性,可以是性格,也可以是理性感性,总之是人这个概念的根本所在,是一个人区别于别人的一种属性,这是一个比较哲学的概念,但是对修者来说,却是最重要的根本。
因为修者必须做到明心见性,才能对自己有一个透彻的认识,明白“我”的这个概念,觉醒真正的自主意识,真正明白自己存在的本质。
而修者的修性就是对自己存在地不断地探索,以小见大,探究自己和周围环境,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的存在本质。
这种以小见大,对天地万事万物的探索,得到的感悟和信息就是“法”。
“法”就是事件万物的规则,“法门”,“道”都是指“法”,当修者明白了某一事物的“法”,就能运用这种“法”来重现这种事物的现象。
人的存在也是天地的一种事物,也是“法”的一部分,人的“性命”都是“法”的一部分。
而赵重歌能够创造并运用电,就是一种“法门”。
所谓的懂,并不是简单地知道原理那么简单,而是切实地做到观察入微,感同身受,胸有成竹。
就像赵重歌虽然知道火焰和冰的存在原理,但是却做不到创造火焰和冰,就是因为他只是知道原理,并没有感悟到火焰和冰的“法门”。
接着是“命”,命就是人的身体,生机,以及一切自己在世上存在的物质属性,是一切其他灵力,神识存在的基础。
“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把灵力比作水,神识魂魄比作鱼,“命”就是鱼缸。只有鱼缸越大越坚固,水才能越多,鱼才能长得越大。
当然这段对于“性”“命”“法”的解释并非是一种言语或者文字的形式,而是一种更为直接的,对这三个概念详尽的开释,只要赵重歌的心里有一点疑惑,就会立马生成相应的解释,而这种解释也是基于赵重歌的见闻来的解释。就像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老师,知道赵重歌的内心疑问,用赵重歌能听得懂的道理来解惑。
这种传道的方式已经突破了语言和见识之间的障碍,比言传身教还要高级,达到了感同身受的境界。这是普通人类教育无法企及的境界。
当赵重歌对这三个概念完全理解后,意识里又有一段信息出现,是关于灵力以及【太玄经】的灵力搬运,伴随着信息的出现,烙印空间里的身体的经脉里,青色灵气按照【太玄经】里的运行方式开始运行。
赵重歌读完【太玄经】的灵力运行原理后,心中一突,隐隐有些冒冷汗。
灵气本没有属性和颜色,但根据获取的方式掺杂着获取来源的“法”,就像赵重歌通过天机佩的聚灵,修炼来自月亮的灵力,就带有月亮清凉冰冷的属性。
赵重歌之所以冒冷汗,是因为青色灵力所带的属性让赵重歌预见了修炼时的痛苦。
【太玄经】修炼的主旨是追踪溯源,返璞归真,将人的根本,“性”“命”“灵力”融为一体,其中以灵力为基石,将生命力和神识融入其中,行成一种三者不分彼此的太玄灵力。
其中的原理说起来简单,但是对人来说,生命力才是根基,想要从身体里抽取生命力,过程如同酷刑,而且还是凌迟的那种。
这还只是生命力的融合,神识融合的痛苦,更甚于生命力,需要将神识碾碎,痛苦比凌迟还要强烈百倍。
两者再融入灵力,这个过程就像把人放在烈火中烤炼,如同烧瓷,直至神识灵力和生命力融为一体,土胚质变成瓷。
其中的凶险如同过独木桥,一着不慎,要么当场生命力失控,身死道消,要么神识崩溃,沦为行尸走肉。
当然那么大的风险,带来的收益也是难以估量的。三者融为一体,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而是翻倍的过程。
融合以后,三者不分彼此,生命力就是灵力,也是神识,同时数量是三者单一数量的数倍。
而这也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力和神识是最难修炼的,在现在的天地环境,可以说是无法修炼,而灵力相对来说,虽然已经枯竭,但是还是有迹可循。
如果在以前灵力充沛的时候,【太玄经】的修炼速度相比其他功法修炼,可谓是一日千里。
最最重要的是,【太玄经】的修炼,前期不受境界的限制,也没有所谓的瓶颈。
当然,【太玄经】的修炼不是没有短板的,灵力固然修炼容易,但是神识却受到修“性”的影响,成为三者的短板。
对修者而言,灵力在数量上的增长固然重要,尤其对现在天地灵力匮乏的环境下,但是在过去,修者更追求灵力的质量。
而【太玄经】更是对太玄灵力的质量要求苛刻,所以姬信曾经对赵重歌说过,【太玄经】修炼更重心性。
就在赵重歌犹豫要不要现在开始修炼时,烙印空间里,运行完一个周期的小赵重歌又继续开始新的周期,但是接下来发生地事情让赵重歌面色一白。
赵重歌只觉本体的灵力受到牵引,开始自行的按照【太玄经】的修炼方法运行。
顿时来自五脏六腑,筋骨经脉生命力被抽离的痛苦直冲神识,周身仿佛被无数蚂蚁啃食,而来自月亮的灵力自带的清凉让赵重歌的神识保持清醒,这让赵重歌更直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置之死地的生命力抽离带来的痛苦。
赵重歌瞬间青筋暴起,面目狰狞。这是他有史以来经历的最痛苦的时候,而且还要全盘接受,这一刻,赵重歌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痛彻心扉,生不如死,他恨不得立刻死过去,而且这种痛苦随着时间不断地加剧。
随着痛苦的增加,在某一刻,赵重歌的神识终于被这种巨大的痛苦击碎,就这一瞬间,赵重歌感觉时间停滞,自己的灵魂被碾碎成粉末,反反复复,无穷无尽。
其实现实的时间也只是一瞬间。
下一刻,他就陷入了恍惚之中,神识一片混沌,连最后一点“我”的意识都没有。
此时,赵重歌的身体如同枯木,原本俊美的外貌此时枯槁的只剩皮包骨。。
此时,天机佩早已自行从他的身体里出来,变成篮球大小,悬浮在他的头前,照射出一道银光将他笼罩。
房间外,天空中的月亮格外的明亮,仿佛有一道银光与天机佩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