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问门(1 / 2)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条巨蟒修练千年,羽化成蛟,却骄狂成性,潜入洪泽湖兴风作浪,闹得当地民不聊生。

疯闹了几天几夜却也乏了,便化成一个卖水翁上岸找乐子。

百姓骂他疯了,这些天雨水成灾,谁家还要买水?

蛟龙却道:“有买有卖,你不买却怎知他人不买?”

果然遇到一个老妇人要买水。

老妇人从竹篮子里取出一个小瓷瓶,道:“我要的却也不多,只需将这小瓶装满即可。”

蛟龙冷笑:“你莫不是要消遣老夫么?这小瓶尚装不下我一口唾沫!”

老妇人笑道:“你只管装水,钱银必不少你。”

蛟龙提起水桶便往小瓶里倒,那小瓶竟足足装下了一桶水,还未见满。

蛟龙暗叫不好,将水桶一扔,化出原形,纵入洪泽湖内。

那老妇人也纵身一跃,腾云驾雾追去。

蛟龙不敢怠慢,顺着运河躲进长江,又逆流奔逃了一天,来到了燕子矶。

时近黄昏,蛟龙筋疲力尽,便化作一个书生上岸。

眼见一家小铺,便喊道:“店家有什么好吃的?”

店家是一老头,应道:“只有大肉面了。”

蛟龙也不挑剔,往铺里一坐,大手一挥:“来一碗。”

不过一会儿,老头便端出热气腾腾的面条来。

蛟龙一口吃掉大肉,果然味道鲜美,便挑起面条,大口而食。

刚吃了一口,却噎在喉咙,吞不下去了。

蛟龙用地向外一吐,竟吐出一条粗大的铁链,深深插入地下。

那蛟龙挣脱不掉,抬头一看,那老头竟是观音大士所化!

观音道:“你这孽畜,修行千年不知珍惜,竟敢为祸人间。此番下界是奉玉帝之命,今日便将你拘禁于此,望你好生罪己,安分悔过。”

一语甫落,小铺烟去,却正是在那三台洞中。

那铁链法力无边,竟将蛟龙硬生生扯入水池之下。

百姓感念观音菩萨大德,修建观音阁于燕子矶之西,后又修玉皇阁于三台洞之顶。

腊月十五,清晨。

江面水波泛浊,天空阴霾,寒风瑟瑟。

一个少年人高约七尺,身穿青色长袍,肩挎包裹腰缠葫芦,皮革腰包下插了一柄短刀,正立于风中,细看眼前的锁龙池。

此人黑发盘髻,玉面朱唇,一双大眼灵光闪闪,自然是顾小冬。

小冬自水路逆流而来,到达燕子矶已有数日,却并不知那神秘宗门的名字。

几番打听,才知道确有个宗门只在每月中旬开一次招录大会,直至来年三月截止,地点正是在三台洞顶玉皇阁内。

之前这几天,小冬便对燕子矶一带多了一些了解。

燕子矶与幕府山相连。

此山脉属丘陵地貌,线状分布,连绵起伏,宽约二里,长约十里开外,最高峰劳山约六十余丈。

最东边沿江而立,便是燕子矶。

“岩山十二洞”是石灰岩溶洞,经江水常年冲刷自然形成。

三台洞便是岩山十二洞之一,位于燕子矶西侧幕府山沿江悬崖之下,分上洞、中洞、底洞三层。

锁龙池又名观音池,便在三台洞的一层。

小冬看着这一眼水,便觉得黑黟黟,深不可测,却也看不出有什么大不了。

毕竟只是传说,小冬并未打算深研,拾阶而上,渐渐听到顶上人声鼎沸,已聚集了数百人。

出得三台洞,便见玉皇阁临江而立,果然有几分气势。

顾小冬的到来显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毕竟,每月都有大批世家子弟,门派精英,江湖游侠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其中更不乏常年隐世不出的天才人物。

小冬看看众人,没一个认识的,便寻个角落,解下葫芦兀自喝水,表面上是看江景,实际上却在细细聆听过往各人的交谈。

“这位兄弟,可知什么时候开始招录?”

“啊,这位仁兄,小弟也是刚来,还不清楚。”

“哎呀,真烦啊,什么时候开始啊。”却是一个女声。

“贤妹不用着急,说不定这便是考验我们耐心呢。”

“听说,招录要求非常严苛,还好我基础功夫扎实,要不然肯定过不了关。”

“也不是那么严吧?我听说有个姓杨的,只是报了个名就进了宗门,现在已在内门修练了。”

“内门?内门算什么?真正修仙的只能在核心弟子中产生,那还需经过内门大比才能确定。”

“仁兄,我实话告诉你,招录要求其实很简单,没那么麻烦。首先不能超过十八岁,其次便是考量一下天赋,随便耍两招就行。”

“进入内门?别闹了!内门弟子需要先天境界。知道什么叫先天境吗?”

“什么?还有这个说法?”

“一看你就是习武习呆了的。习武之人主要练的是表面的东西,无非淬皮,练肉,强筋,通脉之类,按照修仙宗门的说法只是炼体境。这些都属于后天境界。而炼体境十二重,便可突破后天境界进入先天境。小境界,大境界之分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十二重啊?”

“简单,你看过观音阁那七根柱子吗?你一掌劈倒就算……”

“啊?是不是真的啊?那柱子有碗口粗……又非常坚固,肯定得有内功才可以打倒吧?”

“内气嘛,就是炼气,说法不同而已。”

“不懂别瞎说,内气是内气,炼气那需要的是灵气。说白了,一般习武之人,顶多也就是后天境界。至于武林盟主啊,什么逍遥四王啊,顶多也就是先天境界,在人家修仙宗门才刚起步而已。”

“啊??什么啊?还要灵气啊?我不知道我有没有灵气啊。”

“说的考量天赋,其实就是看你有没有灵气傍身啊。”

“那要没有呢?”

“没有?那就告辞,不送了。”

……

小冬听得头疼,也不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只记得沈老跟他说过药果的功效,凡人补精气,提高的是体力;习武之人补的是内气,提高的是内功;修仙的人补的是灵气,提高的是……法力?

沈老虽然说的并不详细,但总的来说,凡人,武者,修仙者一定是有很大区别。

只是……这什么宗门当真能修仙?

正在乱糟糟的人群边上胡思乱想,却见一个少年气宇轩昂,身边又跟着二人也是珠光宝器,仪表堂堂,向小冬这边走来。

中间那少年金色衣袍,满脸鄙夷之色,向身边二人说道:“这都哪来的杂人?什么都不懂嘛。”

左侧少年身着锦袍笑道:“每个月都有几百近千的人过来,招录的也不就那几个?你以为这次能例外?”

右侧少年面色阴郁冷哼一声:“这宗门傲气,装神弄鬼还不出来!”

金袍少年皱眉低喝道:“胡说什么?修仙宗门岂是你能妄评的?”

锦袍少年嗤笑一声:“郭少不愿意等的话,可以先回去!”

那阴郁少年目光一凛却不作声。

看见眼前不远处的顾小冬,便冷喝道:“前面坐着的那小子,不想掉到江里,就赶紧滚!”

小冬侧坐于岩山顶上,将三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猜测这三人必是所谓的世家子弟,心中却冷哼一声,转过脸来,笑嘻嘻道:“跟我说话呢?”

那阴郁少年,双目一瞪:“这里除了你坐着,却还有谁?装傻作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