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人走茶凉。我们人一离开,家也没有了。”周倩玉感慨地说。
两人在打石埔绕了一圈,发现这些村民都不认识。从门前经过,他们都投来了异样的眼光。他之所以回到乌龙镇,就是要寻找儿时的记忆。
“从这里出发,约五里路,有一座城隍庙。我小的时候,经常和娘到那里烧香许愿。走!我们再去看一看,顺便烧烧香许个愿。”
马车来到城隍庙,周倩玉发现,香客依然不少,进进出出,甚是热闹。她在王兴的陪同下,走进庙里,点燃一炷香,插进香炉里,然后双手合掌,念念有词。
她的到来,引起了一个和尚的注意。这个和尚的法号叫知悔。他一眼看到周倩玉如此端庄,又有贵妇气质。料定,此女决非普通妇女,不是官家太太,也是大户人家的姨太太。
知悔和尚走了过来,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说:“女施主请留步!”
周倩玉回头一看,是一个和尚。说:“大师有何指教?”
“女施主如此高贵,夫君肯定是官老爷。”
王兴接过话茬说:“我家老爷是当今大同知府,她就是知府夫人。”周倩玉急忙拉了王兴一下,白了他一眼,怪他多嘴。
“怪不得!听说知府大人是新调到的。知府夫人怎么就来这里烧香?难不成你早就知道这座城隍庙?”
既然人家问了,周倩玉便跟他聊了起来:“不瞒大师说,小女子也是乌龙镇人。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烧香许愿。”
“哦,原来是这样。敢问家父何人?”
“我爹是大同府有名的秀才,叫周彦博。逃荒那年,到外地逃荒去了,至今不知何往。”
知悔和尚很惊讶,说:“这么说,女施主就是他家闺女周倩玉了?”
周倩玉闻言,退了一步,骇问:“大师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事已至此,老衲给你说个明白。我的法号叫知悔,取‘知道悔改’之意。我的原名叫高瞻,以前在锦衣卫混饭吃。记得有一年,我和路远来大同,帮刘熙物色美女,那天大雨过后,在这里抢走了一个美人,让轿夫抬到一个叫黄岭界的小亭里,天色完全暗了,准备在亭里过夜。
没有想到,关爷显灵了。我那个朋友不自量力,想和关爷过招,一拳被关爷拍出老远,当场毙命。还是我老实,遵循关爷的指令,把美女送了回来,又让轿夫帮她抬回家。”
周倩玉一听,更是惊讶。心想,他怎么像是在说我呀!当时那个被关爷显灵救下的女子,就是我呀!那个坏人,怎么当起和尚了?
知悔和尚看了周倩玉一眼,说:“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美女就是周秀才的闺女。也就是现在的女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