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义军从光大城撤离后,转战元吉王朝。
永义军临时大帐内。
军师张梁,打开逍遥大洲的堪舆图,面向众人说:“大家请看,这是元吉王朝,这是咱们的永义王朝。光武王朝的东部疆域,夹在元吉王朝和永义王朝之间。我们永义王朝,东南部与元吉王朝接壤,西南部与光武王朝接壤。元吉王朝的整个西部疆域,已经沦陷。”
李道澄、吴崇焕、郑霸天和幽冥,聚在堪舆图前,仔细查看。
“大家看,这是东武城,距离咱们永义王朝的西南边关,只有两百里。光羽的第十军团目前驻扎在此。光羽的第九军团驻扎在元吉王朝的沦陷区,咱们这次的目标,是从元吉王朝的西北沦陷区,由南向北进攻,争取将光武王朝的东部疆域纳入永义王朝的版图。这样的话,我们永义王朝所有的南部边关,就直接与元吉王朝接壤,不但可以多出一个春秋岛的面积,还能得到三千万的百姓。”
军师张梁踌躇满志,众人听得热血沸腾。
“王上,郑大帅,你们率领永义军第一、二、三军团,从元吉王朝沦陷区的西北部,由南向北,收缩包围圈,逐渐向东武城靠拢。我和军师,率领七、八、九军团,从咱们永义王朝的西南边关,由北向南,也逐渐向东武城靠拢。等到两军形成喇叭口的合围之势,再由东向西驱逐光羽大军,逼迫他们放弃东部疆域。”
永义军三百万大军,依照吴崇焕的命令,兵分两路,各自部署。
李道澄亲笔书信一封,派出信使前往元安城,争取与元吉王朝结盟,一起对抗光羽大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总是利大于弊。
元吉王朝,元安城,王宫内,朝堂上。
国王罗麻胜,让人高声朗读李道澄的亲笔信。
王上:
永义军两次围困光大城,解除了天启王朝的京城危局。
如今,永义军三百万大军准备进攻光羽的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如果元吉王朝能够派出一百万军队,协助永义军对抗光羽大军,那么,元吉王朝所有沦陷的失地,都归还元吉王朝。如果元吉王朝错失良机,永义军经过浴血奋战所夺来的疆域,都归永义王朝。
请王上三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诸位爱卿,永义王的亲笔信,你们怎么看?”
国王罗麻胜,坐在龙椅上,思潮翻滚。
永义军三百万大军准备围攻光羽的第九、十军团,如果自己再派兵一百万,永义军和元吉军,就有四百万大军。光羽的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只有一百万大军,四百万对一百万,十拿九稳。
“王上,此次机会千载难逢。永义军骁勇善战,光羽的第十一军团和第十二军团,就是因为对抗永义军而全军覆灭。我们元吉王朝如果能和永义军结盟,就能一举收复全部失地,一雪前耻。”
丞相韩璨,早就想收复失地,只是罗麻胜一味退让,导致半壁江山沦陷。韩璨作为臣子,胳膊拗不过大腿,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武婉儿在位的时候,罗麻胜和武婉儿结盟,光武王朝不敢前来侵犯。元吉王朝和东华王朝,还时常在边关骚扰光武王朝。那时,罗麻胜志得意满,元吉王朝也是欣欣向荣。
武婉儿死后,原武周王朝土崩瓦解。
没有武周王朝的庇护,元吉王朝就江河日下。
光羽派遣第九军团元帅赵卓,率领五十万大军进犯元吉王朝。赵卓是一位悍将,在元吉王朝势如破竹,没有遇到敌手。
罗麻圣,精通麻衣神相,算卦看风水是一把好手,可是对于战事,完全不懂,也不接受文武大臣的意见。
遇到重大事件,罗麻胜只会卜卦,向鬼神询问吉凶。
光羽大军侵犯之初,文武大臣都主张奋力抗击,可是,罗麻圣几次卜卦,都是大凶,觉得不能与光羽大军硬抗硬,只能一路东撤。
罗麻圣决断国家大事,不看民心,只以卜卦吉凶为依据。文武大臣多次劝谏,罗麻胜当作耳旁风。时间一长,文武群臣日益消沉,不管罗麻圣如何折腾,大家都是装聋作哑,苟且偷生。
罗麻胜命令军队,遇到光羽大军尽量退让,不要死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元吉王朝二百万军队,不战而退,让出半壁江山。
赵卓统率第九军团,占领了元吉王朝的一半国土。
为了巩固已经占领的疆域,光羽派遣第十军团元帅周全,率领五十万大军也开赴元吉王朝。
永义王朝的东华江,流经光武王朝和元吉王朝,最后在元吉王朝东南角入南冥海。东华江进入元吉王朝的疆域后,被称为元吉江。元吉江从北往南贯穿元吉王朝的全境。
光羽大军占据元吉江以西区域,元吉王朝保留元吉江以东区域。
“丞相所言极是。本王曾为此事卜卦,大吉。”
今日卯时,罗麻胜卜卦,向鬼神询问:和永义军结盟,吉凶如何。卦象显示大吉。罗麻胜甚是欣慰,自己以前保存实力,就是为了今天的蓄势待发。永义军要求元吉王朝派出一百万军队,罗麻胜琢磨:卦象为大吉,应该全军出动,机会难得,不可错过。一百万大军和二百万大军,相差不小。既然开战,就要孤注一掷。
“许爱卿,你统帅二百万大军前往,此战只能胜,不能败。许大帅,我们元吉王朝的生死存亡,都在大帅手上了。”
罗麻胜宣布旨意后,满朝文武大臣都目瞪口呆。罗麻胜一改常态,居然押上全部的身家,这是何等的气魄,难道王上被战神灵魂附体了?
“臣领命,即使肝脑涂地,臣也要收复失地。”
五日后,许国远统帅元吉军二百万,从南部、中部渡过元吉江,从南往北发起进攻,士卒们奋勇当先,死战不退。
元吉军的将士们都知道,此战只能一往无前,一旦战败,就是国破家亡。狭路相逢勇者胜,何况元吉军还占据优势:一是得到百姓的拥护,二是元吉军的兵力是赵卓大军的四倍。
光羽的第九军团根本抵挡不住,纷纷向西退却。
战前,许国远作了总动员。
元吉军的将士们:
从明日开始,我们就要与光羽大军硬碰硬。
将士们,光羽大军不是神,他们也是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
我们元吉军,不是孬种,我们也曾是热血男儿。
现在,我们全军出动,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就会国破家亡,我们的兄弟们就会被光羽大军杀害,我们的姐妹和妻女就会被蹂躏,我们的孩子就会无家可归。
将士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人,难免有一死。是死得轰轰烈烈,还是死得窝窝囊囊,决定权就在我们自己手中。
将士们,拿起你们的武器,砍下光羽大军的头颅,让我们一雪前耻。
“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一雪前耻。”
将士们的呼喊声如同海啸,久久不息。
许国远率领元吉军,步步为营,向北推进。
永义军第一、二、三军团一百五十万大军,和元吉军二百万大军,驻扎在元吉王朝的西北边关。永义军七、八、九军团一百五十万大军,驻扎在永义王朝的西南边关。
光羽第九军团,从西面撤离后,沿着边境线来到东武城,与第十军团聚合。光羽第九军团元帅赵卓和第十军团元帅周全,决定守城待援。现在四周都是永义军,出城就是送死。
赵卓,通过时空铜镜呼叫光羽。
“大王,永义军和元吉王朝,联合进攻我们,请大王速派支援。”
光羽,接到赵卓和周全的求救,召开紧急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