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章瓜分(2 / 2)

吴崇焕胸有成竹,早有应对之法。

“吴大帅的意思,是死死缠住光羽大军,不让他们腾出手去收拾天启王朝、苏国和元吉王朝。只要我们与光羽大军缠斗,我们的盟军就会越来越多,盟军的士气也会越来越高涨。”

李道澄,言简意赅,将吴崇焕的建议说得通俗易懂。

“好主意,永义军就像牛皮糖,粘住光羽大军不撒手。”

郑霸天,开怀大笑。

对待光羽大军,就要死缠烂打。

老虎想打盹,就要敲起锣打起鼓,让它休息不得。

如果让老虎养好精神,它会吃人不吐骨头。

光羽大军撤离第十日。

永义军五百五十万大军,联合元吉王朝的三百万大军,向西推进。

二十日后。

永义军和元吉军,已经吞并光武王朝横向一千里、纵深五千里的疆域。

为了巩固疆域,永义王朝将京都从东华城迁至永义城。

元吉王朝也效仿永义王朝的作法,将京都从元安城迁至元中城。

元中城位于元吉王朝的中心地带,位于元吉江的中部。

光羽大军撤离后,驻扎在光大城为中心的数千里疆域内。

苏文以前是武周王朝的镇南大将军,和冯飙水火不相容。

冯飙发动政变,在天启王朝成立一个月后。

苏文也在自己的地盘上建立苏国。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利益亘古长存。

为了利益,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为了利益,兄弟手足可以形同陌路。

为了吞并光武王朝更多的疆域,冯飙和苏文,这对政敌,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两人在边关歃血为盟。

“天启王朝与苏国同心协力,替天行道,定要推翻光武王朝。”

“苏国与天启王朝精诚团结,共同对抗光羽大军,此心天地可鉴。”

对抗光武王朝,冯飙和苏文可以发毒誓。

推翻光武王朝以后,冯飙和苏文都闭口不提。

两人心知肚明,推翻光武王朝后,天启王朝与苏国要么继续联手,再去吞并别的王朝,要么就是内讧,为分赃不均大打出手。

冯飙和苏文约定:天启王朝出兵三百万,苏国出兵二百万,合力蚕食光武王朝,所得的疆域六、四分成,天启王朝得六,苏国得四。

天启王朝和苏国五百万联军,每天进军五十里,经过一个月的蚕食,两国已经占领光武王朝横向一千五百里、纵深六千里的疆域。

天启王朝、苏国、元吉王朝和永义王朝,通过蚕食策略得到巨大的实惠。鲲鹏王朝和庆明王朝甚是眼红,终于按捺不住。

鲲鹏王朝,与光武王朝西北部接壤。

武周王朝时期,鲲鹏王朝两头受气,南方是武周王朝,北部是朱玄王朝。武周王朝和朱玄王朝,经常南北夹击鲲鹏王朝。

鲲鹏王朝的国王,名为曾庄。

曾庄痴迷道教,每天穿着道袍上朝,朝中不少大臣纷纷仿效。

曾庄的心思,只有丞相孔德贤知道。

曾庄自知不是武婉儿的对手,只好韬光养晦,每天诵读道家典籍,实则是等待时机。曾庄知道:武婉儿已经年迈,迟早要归天。

如果你的敌人比你强大很多,那么你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比敌人活得更长久,把敌人熬死,也是一种本事。

曾庄修身养心,熬死敌手武婉儿后,脱下道士服,重新穿上朝服,把以前那些道士大臣一律处死。曾庄韬光养晦期间,暗中考察大臣,对一些德才兼备的大臣予以提拔重用,国力因此蒸蒸日上。

光武王朝已经日薄西山。

天启王朝、苏国、元吉王朝和永义王朝,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四国联军,对光武王朝形成合围之势。

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曾庄命令阳俊杰率领百万大军,在光武王朝的西北部踏上一脚,将光武王朝西北部的北阳郡和北武郡,纳入鲲鹏王朝的版图。

鲲鹏王朝,也吃到肉了。

庆明王朝更是心痒痒。

光武王朝这头大老虎,如今成为一头大肥羊。

汉楚王朝与光武王朝不接壤,国王马士宝也想吃肉。

方法总比困难多。

汉楚王朝国王马士宝,找到庆明王朝国王贺苍海。

“贺老弟,鲲鹏王朝都吃上肉了,你难道不想?”

“马兄,我虽是眼馋,怎奈实力不够,没有办法。”

“贺老弟,你只要想吃肉,我就有办法。”

“马兄,有何妙计,不妨说出来让我听听。”

“咱们两国,各自出兵五十万,拿下光武王朝西南区域的南阳郡和渔阳郡。这两个郡归你,庆明王朝拿出本国的庆南郡给汉楚王朝,这样你我都能吃上肉了。贺老弟,你觉得如何?”

“此计甚好,就依马兄所言。”

贺苍海知道,马士宝垂涎庆南郡久矣。

汉楚王朝兵强马壮,如果庆南郡不给马士宝,说不定哪天他会率军来抢。堤内损失堤外补,既然马士宝答应帮助庆明王朝夺取南阳郡和渔阳郡,那不如顺水推舟。

贺苍海和马士宝达成协议后,双方各自出兵五十万,拿下了光武王朝西南区域的南阳郡和渔阳郡。

贺苍海遵守协议,将庆南郡割让给汉楚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