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阳终于明白过来,磕头如捣蒜道:“小民知罪,请大王开恩。”
“金少阳,青龙帮的账本,永义卫已经掌握。谁是你的靠山,郡中的官吏有谁受过你的贿赂,从实招来。如有隐瞒,定斩不饶。”
金少阳望向金大阳。
金大阳如有芒刺在背。
陆凤鸣呵斥道:“王上问你话,你从实招来,不要东张西望。”
金少阳吓得赶紧低头。
金少阳跪在地上,将自己创立青龙帮所犯下的罪行,都一五一十说出来。有文书将金少阳所述,全都记录在案。
青龙帮所牵涉的官员,从郡守到一小吏,共三十二人。
“陆师尉,将这三十二人捉拿归案。”
第二日,三十二位官吏,跪在郡守大院内。
李道澄,站在大院进门处的台阶上。
李道澄望向跪拜在地的官吏,有些痛心疾首。
“你们当中,有不少是读书人出身。儒家圣贤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孜孜追求的人生目标。
可是你们,居然和恶霸勾结,鱼肉百姓,真是丢尽了读书人的颜面。朝廷信任你们,将一郡事宜交给你们打理。你们本应该勤政为民,认真治理郡内政务,可是你们为了一己私利,就心安理得的索贿受贿,你们难道不知道廉耻吗?
我去过一个小饭馆,叫永义饭馆。
老板娘的男人参加永义军牺牲了,朝廷给她一套店铺,这位老板娘带着未成年的儿子,全靠这家小饭馆养活。
青龙帮丧尽天良,这样的孤儿寡母都要欺负,真是天理难容。
我们永义军的士卒在前方流血,他们的家人在后方还要流泪。你们这些父母官,我想问问你们,难道你们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一些官吏听到此处,放声大哭。
“王上,我们知错了。”
“王上,我们辜负了朝廷和百姓的信任。”
“王上,我们该死。”
李道澄沉默片刻,继续说道:“你们犯下的罪行,由刑部来处理。本王不会越俎代庖,你们是生是死,刑部会有定论。”
五日后。
永义卫将青龙帮与受贿官员捉拿归案的消息,宣告泰安城。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大快人心,这帮贪官,早该整治了。”
“青龙帮这块毒瘤,总算连根拔除了。”
“永义王亲临泰安城,真是我们的福气。”
李道澄,吩咐永义卫在泰安城开展打击恶霸的利剑行动。
百姓们积极举报,一批恶霸被捉拿归案。
…………
李道澄通过时空铜镜,将泰安城的事宜告知萧邦。
“萧大人,你让吏部速派官吏前来接管泰安城。”
二十日后。
吏部新派官吏来到泰安城。
犯事的官吏由刑部接管。
李道澄准备离开泰安城的前一日午时。
李道澄、小七和空有大仙,再次来到永义饭馆。
“老板娘,还是跟上次一样,给我们整几个拿手菜。”
“好嘞,恩人们先喝茶等会儿,饭菜马上就好。”
饭菜端上来后。
“老板娘,你也跟我们一起吃吧。”
“这可使不得,你们是客,我怎好与你们一起吃?”
“老板娘,我们都是永义军的人,咱们都是一家人。”
“你们当真是永义军?”
“千真万确。”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心里有些话,想跟你们永义军的人说说。”
“大嫂,你有什么想说的,都跟我们说说。”
李道澄不再称呼老板娘,而是将称呼换成大嫂,更显亲切。
“这位大兄弟,你跟永义军的头头说一下,我家男人安葬在何处,请告诉我们。清明时节,有机会,我和孩子好去祭拜。”
李道澄的眼眶有些湿润。
很多永义军的士卒,在大战中牺牲,由于战情紧迫,来不及处理,都是一个大坑埋掉。这位大嫂的请求,估计很难实现。可是,李道澄不愿让这位大嫂失望。
“大嫂,你的要求,我知道了。你把你男人的姓名年龄,还有所在的军团,凡是你知道的,都告诉我。我们上报后,就能更加准确的找到你家男人的坟墓。”
老板娘拿出笔墨,将自己男人的情况写下来。
王长生,三年前参加永义军,前年战死,第九军团。
字迹歪歪扭扭,但是一笔一划,力透纸背,老板娘好像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才写下这一行字。
“公子,第九军团的元帅是灵韵大姐。”
“对,对,我家男人曾经跟我说起过,他们军团的元帅是一位女的,喜欢骑着一匹黄骠马,打起仗来不要命。”
“公子,那就没错了。灵韵元帅平日就是骑着黄骠马。”
李道澄将老板娘写好的纸条,仔细收起来。
吃完饭,李道澄递给老板娘一百两银子。
李道澄说道:“大嫂,这些银子你先拿着补贴家用。”
“大兄弟,这可不行,你们在永义军当差,薪水也不高,普通士卒,一个月也就三十两银子。这一百两银子,我不能收。”
李道澄没有强求,收回银子,付了酒菜钱后,离开小店。
李道澄远去后。
老板娘跪在地上喃喃道:“王长生,我的男人,你知道吗,永义王两次光临我们的小饭馆,你若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这几日,泰安城都在议论永义王铲除青龙帮的事情。
老板娘心知肚明,那个身穿青衫的,就是永义王。
既然永义王不愿表明身份,老板娘也只好佯装不知。
老板娘名张翠雯,她的孩子名为王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