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儿媳多年不在身边,如今也该尽尽孝才是。”</p>
“得了吧,这些年没你们在身边,我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外面又打仗了,你们平日里也该减少吃用了。”</p>
“娘,还不至于到那一步。”</p>
“人算不如天算。童嵬几个小时候,战乱闹饥荒,都人吃人了!若不是我和你们桑姨反应快,提前躲进山里,这会儿,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就那山上的地洞,还是我爹提前十来年就准备好的。可见这人呐,眼光要放长远。有个词叫什么来着?居安思危。就是这个理。”</p>
余清欢若有所思。当年婆婆在楼山附近可是有名的人物,一个妇人,带着九个孩子躲在山里三年。附近的村民都死光了,就他们还活得好好的。</p>
现在才知道,当初救命的山洞也是提前十多年就准备下的。若当年她余家有人事先留一条后路,也不至于她姐妹两个要主动上门自荐。</p>
“娘说的对,我们听娘的。等回去就让她们收敛一点,省着点用。”</p>
楼筝阳看了余清欢一眼:“还是你脑子好使,反应快。当年第一次见你,就是你身上这股果断干脆,才让我留下你们姐妹俩。”</p>
提起往事,楼筝阳不免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我的几个孙子,就平愫还未成亲吧。其他兄弟孩子都好几个了。你看看能不能让他回来,先把亲结了。”</p>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前线战士紧张,寻常书信根本送不过去。”</p>
“这样啊。”她话锋一转:“平愉媳妇,你留下跟我说说话,其他人都回吧。”</p>
“祖母,可是有事吩咐我?”</p>
楼筝阳笑笑:“就你机灵。的确如此。你给念儿写封信。”</p>
谢殊娴瞳孔变大,有些反应不及时,愣愣地看向楼筝阳:“祖母,你说什么?”</p>
楼筝阳伸手掌心向下拍了拍,道:“别大惊小怪的。给念儿去封信,让秦歌想办法联系童岗,把平愫弄回来!他们兄弟几个一辈子都在战场上,我管不着。孩子们要建功立业,我也管不着。但有一条,必须先成家,有了孩子,剩下的都好说!”</p>
“祖母,原来你都知道呀。”</p>
“我知道什么呀?我外祖母姓谢,你的眉眼和我娘很像。童谢两家的关系,我只告诉过念儿一个人。我看过你随身所带的香囊,比其他人的都要精致几分。这辈子,我绣花是不行,但是分辨好坏的眼里还是有的。”</p>
谢殊娴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满头银发,皱纹横生的老太太。她今年已有七十了吧。看上去,身体比大伯母还要精神。</p>
“祖母,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我与阿愉的亲事,的确是大姐在其中牵线搭桥。我幼时在冀州长大,一次赏花会上,认识了大姐。她那会儿已经成亲好几年,我不过十三四岁。我的绣帕掉了,被大姐捡到,她认出了刺绣的针法,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p>
楼筝阳点点头,是念儿能做出来的事。</p>
“如今四处战乱,祖母又如何肯定,我与大姐一直有联系?”</p>
“桑榆说的。”</p>
桑榆?那个一直沉默着跟在祖母身后的桑姨奶奶?</p>
祖母不提,怎么感觉从来没有这个人一样。</p>
不等童平愫回来,楼筝阳就收到秦正送来的信。</p>
为救皇上,童平怀、童平恂战死!</p>
童嵬受此打击,旧疾复发!尚全接替童嵬大元帅之职。童平愉临危受命,带兵烧毁敌军粮草,胸口中箭,危在旦夕!</p>
装修豪华却不够精致的大殿上,太后童氏气急败坏地责骂敌军的狡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