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后,众人都陷入熏熏然的状态,身体开始全力消化那些大补的天材地宝。
刘恪本待将此去天庭的事情给大家详细说说,一看这情况,发现他们根本没精神细听,就简略说了说,然后亲自把各人都送回房间休息。
安排好众人后,他自己又去找地方修炼。
在凌霄殿里时,虽然大多数时候只聊主神空间的秘辛,但偶尔也涉及一些修行知识,玉帝道行何等高深,这大光球成精后专门走的修真路线,随便三言两语,都让人受益匪浅。
到了刘恪现在的境界,除了具体修炼的法门,道的体悟也相当重要,他已经开始从本质上认知自己和世界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佬的提点,就是大佬对其自身和世界的体悟,庶几可以窥豹一斑,拿来作为借鉴。
有句话,叫做懂的都懂,不懂的说再多也没用,正适合他现在这种情况。
练神返虚境界是道门槛,没踏进这个门槛,说什么修道,道心,都是扯淡,就好比个体户创业者模仿二马谈成功学一样,心里一点哔数也没有,要跟大伙吹牛您至少也敲个钟上个市吧。
现在刘恪修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叫做知见障,属于能力到位了,但见识没到位,经玉帝随口点播后,顿时恍然大悟,这不回来一试,立刻大有收获。
真正强大的力量体系,都是滚雪球一般,实力提升越来越快的。
关卡?劫难?根基不稳?扯犊子玩意!
只有不够强,不自信,不能真正掌握自己力量的人,才会被困扰,真大佬从来不会遇到这种问题。譬如防疫管制,西方各种无能为力,活活把白皮愁死;但华夏这边呢,秩序井然,一切都是日常操作。
人和人是不能比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都大,力量体系和力量体系也是如此。
同样都是修真,等而下之的,各种渡劫,而刘恪这种的,他修行的功法中从来没提过有渡劫这种事,他本人也没遇到过,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
沉浸在修炼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的很快,很快夜色又至。
刘恪察觉到其他人陆续开始醒来,便停了下来,准备等他们洗漱后再过去相见,商量事情。
下午这次修炼,他对《黄帝载物经》的体悟大有所得,终于看到了练神返虚境界的终点,混元道果。
混元道果是天人合一的极致,是彻底认知个体与世界后,从个体角度总结出的对两者如何进行干涉的方法论。
就算在科学研究中,能总结出方法论的都是了不起的巨擘,何况在修真界呢。
因此一旦达成这个成就,刘恪实力的提升将足以横推诸天,和三教始祖相提并论,即使现在的玉帝和另外十八个成精的大光球,也要稍逊半分。
也就是在此刻,刘恪忽然醒悟到一个事实,《黄帝载物经》这部功法,根本就是超脱的主神专门留给他的馈赠,除此以外,任何一位他所知道的大能,都创不出这种逆天的功法来。
拿雅威举例,祂最理想的情况下,实力也就是混元道果这一境界了。
但《黄帝载物经》还存在第四重境界,练虚合道,刘恪大胆猜测,这一境界应该是讲超脱之道的,所以玉帝才上赶着与他交好,就是期待将来他踏入这个境界后能投桃报李,反手拉祂一把。
好一部《黄帝载物经》啊!
练至第一重境界的终点,五气朝元,则镇压凡界,独孤求败。
练至第二重境界的终点,三花聚顶,则纵横仙界,道寡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