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敦煌君再夹菜。</p>
随遇只好自己抢先说了句:“师尊,我快饱了,不用夹菜了。”</p>
敦煌君只是稍许动过几筷子,多数的菜都是夹给随遇吃。</p>
本来随遇晚间就吃过一顿,是以这会说实话是有点撑了的。</p>
“那你去把铜盆拿出来,还有边上的黄纸钱也拿来。”</p>
敦煌君说完,随遇进的水月小筑正室就看到一个脸盆大小烧纸专用的铜盆。</p>
一看就是用来祭奠烧纸用的,还有一大堆钉好铜钱印的黄纸,还有纸衣纸鹿,纸糊的酒坛也一并带了出去。</p>
随遇知道是要给自己那位义父烧纸,很自觉地拿了跪垫出来,老老实实的跪好。</p>
敦煌君开口“往年都是我一个人烧给他,也不知道他收到没收到,今年有你,想必你烧的他应该会收吧!”</p>
语带禁忌,带有一丝淡淡的失落,又仿佛满怀希望。</p>
说话间拿出一方灵牌,上面写着:“姬君天佑之灵位”却是白板无色的,敦煌君用手带剑气抚掉了这一层字,然后以剑气刻动:“故显考姬太天佑大人之灵位”。</p>
又小书了几字:“孝子慕容随遇立”</p>
敦煌君然后递给随遇一方金黄色的墨笔,示意随遇把字涂上。</p>
随遇接过笔,顺着刻好的字迹上色,然后跪着规规矩矩涂完。</p>
敦煌君却是把那方灵位放在石桌空着的那方,道不出的失落又有一丝欣喜说:“你果然是他最后的一点牵挂,只怕这是世间他唯一一方灵牌,以后你保管好了。”</p>
随遇有些不解。</p>
敦煌君只好解释了一句:“他倾力一战的前曾说;‘他死,愿挫骨扬灰,魂飞魄散,不需要进家门,不需祭奠,没有来世’。所以这些年,没有任何一方灵牌能上的上色,叔父曾言只怕他此语已成天道誓言,就连他出身的姬家也是如此。无论恩仇,各家供奉的皆是白字灵牌,想必他是不受世间香火的。现在好了,至少他受你的香火。”</p>
“那岂不是自出家门了”随遇这已经是第三次听到这话。</p>
而且还是从自己的师尊口中听到,想必是真真确确的事。</p>
随遇熟练的开始烧黄纸。</p>
在他的印象中,这烧</p>
纸和生火烤吃的一样,只不过这次显得颇为神圣一点,因为自己那位冷面师尊的脸侧能清晰看到一滴将落未落的泪滴。</p>
随遇慢慢的也适应自己孝子的角色。</p>
月下的师徒二人,一个跪着,一个站着,不时斟一盏酒。</p>
倒落在盆边,寂静无一言。</p>
随遇默默的烧着,也不敢说话。</p>
这时听得上方敦煌君的声音传来,仔细听却是一首悼亡诗。</p>
听得清晰入耳,手中也不敢怠慢了烧纸。</p>
“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p>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p>
裁衣寄远道,几日到幽都。</p>
秋风游子衣,落日行远道。</p>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p>
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p>
送君思远道,欲以数行酒。</p>
置酒竞长宵,送君登远道。</p>
知己在远道,兄弟无一人。</p>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p>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p>
天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