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面梨树村里的人来是不用给的,也不要他们给。这算是给村里人回报。外面来的人嘛会给一点的,观里也收。师傅说了,善为积德,因此给多给少,那也在他们自己。给不出的,也就算了。若观里就有药,倒贴的时候也有。”
“嗯。做得好,做得好。我家师父也是这样做的。那来观里求签祈福也是一样的吧,自己投一份功德。”
“我家师父很少给人打卦解签。自己上香祈福,投不投功德也都在自己。”
无来观小,观里只有一个殿,殿外殿内各有一个功德箱。殿内功德箱旁边是贡桌,上面放了香,进殿的人自己拿了香敬供。多多少少都会投一两个铜板。
“都一样,都一样嘛。”天来道人点着点,“这就还有最后一问了,观里师父师兄里给人解厄除咒,消灾化运什么的,无来观收不收解银。”
“这是非收不可的啊。就算是下面村子里的人,多多少少也要收那么一点点滴。消灾解厄,不收解银,如何得消解。”
收解银是行规中的行规。
既然是解厄消灾,就得打点。而且灾难越大,你打点就得花销越多。这份解银,给的人非给不可,收的人也非收不可。这里面还有个说道,叫做折财消灾。你不收,那求解的人反而心里不安。
所以那些江湖术师,游方道士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句,“这位施主印堂发黑,元神涣散……”
乌鸦嘴一张,你再怎么恼火,你就是揪住那术师方士打他一顿,打个半死。打过了,也得掏出几个铜板扔给他。因为这个缘由,江湖上就有了这样一句话,“有被打死的方士,没有被饿死的先生。”这里的先生方士,指的都是道士。
当然了,这得在有人迹的地方,最好是街角。眼看就要被饿死了,藏身于转角处,总有人从街上走吧。冷不丁手一指,“这位施主……”
尼玛。
“啪。”天来道人一拍巴掌,“这就好说了。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嘛。今天救我一命,那更是替我消灾了呀。这两疋布当然收得。”
“这个,有点不一样的吧?”天峕还是有些疑惑,又说不出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怎么不一样了?”天来道人言之凿凿,“我命中有此劫难,虽然我自己也是道门中人,但自己的劫难自己解不了,不论是师兄也好,别的道兄也好。愿意替我消此劫难,化解灾运。可我要是不舍点财,这劫难解不了,灾自然也就消不了啊。”
“啪!”天来道人这么一说,天峕也拍了一巴掌,不过是拍的自家脑门,“不收你钱财,消不了此灾。只是,青黄两疋细布,这也未免太多了点吧。”
“师兄的意思,却难道,我一命是不值这青黄两疋细布了?道兄如此小看,我这半生活得,也太没名目了啊。”天来道人说着,明摆着受了极大委屈,低下头去,一副萎靡模样。
“别别别,你可没这么想。我不是那个意思了,我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收人两疋细布,也实在是太多了。不瞒你说,从我入观,也有些年头了,我无来观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一笔进项嘛。”
天峕本来是觉得天来道人不值两疋细布的,但看天来道人这般模样,到底动了恻隐之心。
“我说你小道士,你这不是中了天来道人的套了嘛。”婆婆拍掌大乐。在天峕背上呵呵笑出声来。
“小道其时年幼,没有想这许多。”想起天来道人转弯抹角,大动一番脑筋,把他往套里引,天峕现在想起来,自己也有些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