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女子这一招一出,天峕多少有点吃惊。
倒不是这一招有多大的动静。而是这黑衣女子出剑的招式,力度,果然象是无来观所习。难不成真的又是哪一位师伯收的门外女弟子了?
但门外弟子得奉门内弟子为长,因此不是我叫你一声二师姐,而是你和天来道人一样,都得叫我一声三师兄才对。
早上天来道人连出三招,分别指向无来观三弟子,其出式,所循剑理,所含剑道,都与无来观剑习果然并无二致。也正是这个原因,诱使天峕忍无可忍,回了半招。
天峕回了那半招的意思,其实是想告诉天来道人,你学的那点皮毛,似是而非,外人固然看不出来,但却瞒不过我。你这不是班门弄斧吗?我抡两斧给你看看。
黑衣女子这会照葫芦画瓢,天峕照瓢画了个葫芦,回了同样的一招。
黑衣女子挑起的水流激射而来,天峕手中无剑,只得并二指在水中也一点一挑,同样形成一股水流,将那青龙挡在半空。
两股水流相交,竟尔一阵银光灼灼,随即如两条银龙在空中缠绕。且直往上升,以致高出岸边白扬。月光之下,水纹如龙鳞闪闪发光。
这样一来,“青龙出水”就演变成了“二龙戏水”。
两条水柱若分若合,一阵盘绕之后,循原迹收回。
俗话说得好,覆水难收。但两条水龙收回,却是无声无息,竟连一滴水花都没有溅出来。
此二人内修却能够如此收发自如,看得那天来道人目瞪口呆。这样功夫,三师兄早上要是使全了那一招“牧童遥指”,打发自己去杏花村喝老酒,那可是轻而易举之事。
这无来观门内功夫,果然深不可测。
不说天来道人惊骇,就是那出招的小天峕也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他以相同的劲力,使出相同的招数,以不要大水冲了龙王庙化解了来招,本意要让这黑衣女子知难而退。
但水流相交,内力感应,这位仙女大侠所发功力隐含的内息与气运,竟隐隐和无来观内修相通相融,这才有双龙盘绕的景观。这与早上和天来道人对付半招完全是两回事。
这就太奇怪了啊。
天下功修,无论什么招数、剑式、套路,凡功夫高者,皆可模仿。有那内力修为极高的人,包括所着功力大小强弱,也模仿得象模象样。因此江湖之上,就有人故意施汝之术,制汝之身。
但模仿毕竟是模仿。外人固然看不出来其中的不同,甚至门内之人若只是验看外相,也难以分辨。但实际上,在交手之际,是不是本门内修,只要一出招,门内高手是完全可以感知的。
且越是高深的内修,越容易感知出来。
天旹不由去想,这黑衣女子要我叫她一声二师姐,倒也不是没有一点由头。以此推论下来,那天启二师兄,岂不就成了三师兄了?我是老四?无来观上几辈,倒也都是四个五个弟子的。
只是天旹入观时间不长,所修尚浅,仅凭一招,且又是仓促应对,不能就此断定黑衣女子所修与自己同出一脉。
有了上述念头,就想要出招再试一试。天旹借收回水势,双指又在水中连点,此番却是一股暗流向黑衣女子涌去,而水面上不着半点痕迹。这是一招“潜龙化蛇”。只要黑衣女子接招,大体可知黑衣女子内修到底是不是同脉。
水龙收回,干净利落,黑衣女子不由得也在心里赞了一句,这小道士有如此修为,还又心思敏捷,倒也不愧为无来观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