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现在,摸过奥克塔卡车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这个全地形卡车发展的并不多,四十年三代车,哪怕是最新的第三代车的驾驶室里都没国产卡车那么花哨。
一些简单明了的按钮和开关,然后就是空调出风口,没多媒体和车机系统。
但在二十多年前,国产就那么几种卡车的时候,这个不莱梅造的奥克塔能算的上中型卡车中的豪华车。
眼镜男取来了车钥匙,也顺着梯子爬到了副驾驶位置。
梦回年少的江承宇遇到的是第二代奥克塔。熟练的发动卡车,然后在院子里开了一圈,之后又倒车停在了原处,一分钟不到。
熄火后,江承宇指着驾驶室后的卧铺给眼睛男说如果不怕热,卧铺可以睡个人。
眼镜男嘴角抽搐了一下,西州确实太热了,这会儿还没到气温最高的时候,温度已经接近四十二度了。
他原先是反对把考察时间定在七月的,可是国家等不及,好在他们要去的地方并没有这么热。
“小兄弟,还好,戈壁沙漠里没西州这么热,最高温也就三十八九度。”
西州是个盆地,是出了名的热,有长时间的日照,因此盛产的葡萄和西州蜜甜度非常高。
江承宇敏感的抓住了戈壁沙漠这个关键词。
进到屋里,厚厚的墙壁阻挡了高温,眼睛男自我介绍是考察队的队长,叫蒋正涛。同时也是九域国家科学院物理所的高级研究员。
那个去局子里处理事情的女孩叫王静,是京师大学考古系的博士生。
因为没有最终谈定,所以也没介绍其余的人。
“你不像是个学生,也不像是个向导,更不像司机。我们这个考察很重要,也是保密的,我们对你要进行政审后才能决定。”
蒋教授一股子豪迈的学究气,不过他说要政审把江承宇给逗笑了。
“嗯,雇了一个诈骗的人做司机,你们的政审做的不错!”江承宇并不是在讥笑蒋正涛,他确实觉得可笑。
蒋教授脸上一下就挂不住了,他哪里能想到熟人极力推荐的最佳人选居然是个在逃的人员。
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只是比江承宇想的要简单的多,兼任考察队内勤的王静给静塞打了电话,要到了域西大学的值班电话。
之后王静给域西大学值班的老师和江承宇父母单位打了电话,只是简单的核实了解了一下江承宇的情况。
搞科研的人效率就是高,几个电话就搞定了政审。
很快,蒋教授召开了一个全队会议。算上江承宇参加会议的有六个人,其余三个都是来自不同研究所的研究员。
“另外两个是本地派的司机,所以我就不让他们参加会议了。介绍一下,这是李北田。”
李北田是江承宇早已忘记的本名。
原来的他在加入情报中心后就放弃了这个名字,所有的资料和档案里也再找不到这个名字。
除了王静和江承宇很年轻,其他人都三四十岁。
“北田能参加会议是因为他也是大学生,是电子学的学生。同时别看他只有十九岁,很能干,他驾驶最重要的物资车,我们行进的路线也归他负责。”
蒋教授到底是做科研的,没一点点的坏心思,如此简单的就信任了尚在读书的江承宇。
所以这个考察队里,有一个地球物理专家,一个考古博士,一个生物专家,一个荒漠专家,一个化学专家。
六个人,两个司机,三辆车,其中一个女性。如果算江承宇一个的话,还多了一个电子学专家。
大家都表达了不怕吃苦,认真负责完成考察任务的决心,标准的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