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之畔,洛水之滨处,有这么一处地方,多少年来都被中原武林视为武学圣地。
嵩山少林寺!
又称为北少林寺。
即便强如武当派,虽说有天下第一美誉的地仙张三丰作为祖师,但人们说到中原武林,首先被想起的依然会是少林派!
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
尽管从宋末开始,本该扛起中原武林这杆大旗的少林派就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状况,而被别的门派或个人抢去了风头,但这依旧无损于它的威名。
不说别的,少林寺中有六院三堂一阁,首先要提的这一阁便是号称收尽诸家武学的藏经阁。
除此之外菩提院、戒律院、证道院、药王院、舍利院以及达摩院分别掌管着寺中兵器、戒律、佛法、医术、祭祀以及荣誉。
而三堂中的忏悔堂常常用来关押寺中触犯了戒律的弟子,或者是囚禁一些作恶多端的邪魔之辈。
罗汉堂也是少林寺中除了藏经阁外最为名声响亮的地方了,堂中负责传授寺中弟子武功,乃是少林寺的根基所在。其堂主历来都由达摩院中高手兼任。
般若代表着智慧,而般若堂则是整个少林寺中的“决策者”,少林寺方丈大多都在般若堂中修行。
若说少林寺的核心位置莫过于大雄宝殿了,但那多为众生上香礼佛之所在,反倒是这般若堂才是少林寺中最要紧的地方。
年关刚过,寺中也难得的迎来了几天清净的日子,可今天这般若堂内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中原武林的大事……
寺中端坐着一位样貌慈祥的老僧正是少林寺当代方丈洪善禅师。
只是这位高僧大德此刻面色古怪,就好像混杂了三分嗔怒、三分不解、三分释然以及一分的寄希。
到底是什么事能让这位中原武林大豪有这样的表情呢?
“阿弥陀佛,师弟!你终于还是要这么做吗?”
师弟?
随着洪善禅师的这一声佛号,从寺中隐形处又走出了三位僧人。
为首的这位,身披锦澜袈裟,手捻檀木佛珠,脚踏藕丝纳鞋,与洪善禅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来人正是少林寺当代罗汉堂首座,也是达摩院中九位僧人中最年轻的一位——洪济禅师。
“怪不得,怪不得。原来普云和普法两位师侄也是支持你的。”
“阿弥陀佛,见过方丈。”
洪济身后的两位,一位法号普云,乃是当今戒律院首座;一位法号普宁,是当今药王院首座。
两位首座和方丈打过招呼之后便一同双手礼佛宛如木雕一般眼观口、口观鼻、鼻观心起来,再也没做什么多余的动作。
反倒是罗汉堂首座洪济也露出了和洪善禅师相似的纠结面容,只是转了三转之后他的眼神速度突然的坚定了起来。
“师兄,不能在等了。”
“为何不能等?”
“少林寺的声誉经不起这样的磨炼了。”
“少林寺的声誉就放在这里,只要我们不乱,谁也拿不走它。”
“……”
“何况前有武当峨眉、后有华山崆峒,就算不等又当如何?”
“师弟已有应对方案。”
“你的方案无非就是分而化之,合纵连横那一套,不符合我派禅老家风。何况你之计策又可称的上万全了吗?”
“世上哪有万全之法,便只有一二分,也自当奋勇争取。还请师兄自闭于般若堂,若我成了自当向师兄请罪;若事有不殆,到时候还请师兄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