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心意我都知道,不过还是要在这里感谢大家,”
“今日不是我的事情,今日主要是为了小女的事情,这位是我的女婿,希望大家以后多加关照关照。”知县说着话,将李晓升拉到了人群前面。
台下都是一些理当这样般的回答声,李晓升尴尬的笑着,这笑脸还是李晓升强挤出来的,台下也有一些年轻的青年才俊,说实在话,不羡慕李晓升那是假的,只要成为了知县大人的女婿,不知道可以少奋斗多少年,再说那日见知县的女儿,虽说没有见着面貌,可观其身材,也能想到是一个大美人。可是现在却是李晓升的了,让这些青年才俊无可奈何了。
这些青年才俊羡慕李晓升运气,抱得美人归,如今人和仕途都有了,这不就是人生的赢家了吗?在李晓升站在前面的时候,下面的刘文若很是羡慕和尬尴,尬尴是很多知道那日事情的人望着刘文若,让刘文若走了不是,不走也不是。
台上的李晓升见到了许多的熟悉的眼光,这些眼光现在都变得陌生起来了,没有以前的同窗那种朋友的眼神在里面了,都是一些羡慕和嫉妒的眼神,更有几个害怕的眼神,这几人是以前和李晓升关系很不好的人。这些眼神让李晓升很是害怕,害怕自己变成一个人。那些害怕的眼神,其实李晓升不在意这些人和自己关系不好,哪怕以前欺负过自己的人,李晓升都没有记仇,没有在意,可是没有一个朋友,这就是李晓升在意的事情。
“今日是我的大喜之日,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的到来,以后有什么事情,晓升我可以帮助的,还请各位提出来,能帮助各位的定当全力以赴。”
这句话并不是李晓升自己想要说的话,可是知县大人也就是岳父就站在旁边,这些话是知县大人交代的,李晓升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在这大喜之时说了出来。
李晓升的这句话,让台下的人们高兴异常,纷纷叫好。完全没有注意到李晓升脸上的苦笑和体会到心中的无奈。
屋外的声音,屋里坐着的李母和知县的夫人当然听得清清楚楚,李母见屋外这么多的人为自己儿子晓升鼓舞,心中为李晓升自豪起来。脸上挂着笑容,如果这里没有起他人,想来李母会笑出声音来。
坐在李母旁边的知县夫人见李母的样子,心中十分的不削,更加的看不起李母了。因为这些都是靠她夫君才有这个样子,这个李母难道真的以为是她儿子吗?这是知县夫人这个时候的想法。
时间并不会因为某人的不愿意而不留走,结婚也是一样。在阳光的偏移下,该来的还是要来。
“下面有请高堂就坐。”泰山城里出名的老人,也是在泰山城得到大家信任的人。十几年前听说当过师爷,今日因为知县嫁女,当仁不让的来了。伴随这一句苍老的声音,这结婚到了最关键的一环。
早已经按捺不住的李母,听到屋外的声音,整理了自己的衣服,端正的坐好,李母想的是,自己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妇女,但是今日自己的儿子大婚,还是迎娶知县的女儿,这比自己的儿子高中举人还要值得炫耀一番,可这炫耀,那就要让人记得你,让人认可你。
准备好了的李母,终于看见与人进来了,脸上挂着笑容,看着进来的每一个人。知县这个时候也坐上了椅子,李晓升无可奈何,站在了外面,等待自己的新娘。
让众人念念不忘的身姿出来了,很多人就只在抛绣球的那天见到过了红衣的身资,有些人只是听其他人的述说,心中不是很相信,可是现在呢?个个都在后悔,后悔什么呢?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参加,更多的人用着仇恨的眼光看着李晓升,认为是李晓升抢走了自己的东西。
可李晓升并不想要,这些人都不知道,以为李晓升那愁苦的脸是装出来的。
当红衣走到了李晓升的身旁时,俩人牵着红花,在老人的声音下,一步步的走进了屋里。在屋里高堂就坐的知县大人,本来就已经不安,可是在红衣进入房门的那一刻,知县大人压迫自己的不安,可是那颤抖的手出卖了他此时的紧张,一些细心的人发现了知县大人的动作,也没有多想,以为就是知县大人舍不得自己的女儿,甚至有些人在心中嘲笑知县大人。
热闹的知县府外,有那么一处寂静的地方,少有人来,此时有一女子望着知县的府院中,现在府院正屋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的。府院的热闹,没能让这位女子心安,反而是一阵阵绞痛,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女子就是独自离开家的碧儿,此时的碧儿看上去并不好,想来是离开离家后,吃了不少苦,看其样子,那些苦似乎没法同现在想比。
见知县府院的婚礼到了最后的时候时,碧儿的心也死了下去。最后见消失的李晓升的背影,碧儿也转身离开了,给知县府院留下了一道背影,这道背影并没有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