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的眼中冒出一道凶光。
……
泰山城外向西三里地,有一寺庙,庙名为金佛寺,寺庙的香火还算可以,毕竟整个泰山城附近就只有这一家寺庙,平日里泰山城的居民和泰山城周围的百姓,都是到此礼佛。
自从碧儿见了李晓升和知县的女儿结婚后,也就没有想要回去寻找李晓升的想法,心最悲不过心死,心已经死了的碧儿,这几日一直都在金佛寺旁活动,一个女陔子,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好在金佛寺不时的要为民众施舍一番。碧儿也就靠这样一直完好的生活着,虽说生活。但是这几日也是吃了不少的苦,本来一个活泼的女孩,逐渐消瘦了下来。
这日,阳光照在大雄宝殿的佛像上,佛像的金身让人刺眼,寺院外是前来上香的百姓。主持望着来往的百姓,红润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对着来往的香客口诵阿弥陀佛。
一个身穿素色的小和尚来到主持的身后,对着主持小声的嘀咕着。
小和尚没说完话后,睁大眼睛望着主持,主持依然对过往的香客祝福,在没有人经过的时候,才转过身子,看着小和尚,开口说道:“那位女施主现在在何处?”
“此时不见人。”小和尚双手合十,对着主持说道。
“既然如此,这事变罢了,也许那女施主不久就要离去呢?“
“可是她已经在寺庙附近来了十几日了……”不等小和尚话说完,主持转身离开了这里。
主持和小和尚口中说的女施主就是离开李晓升的碧儿,这些日子,碧儿经常在这里讨要食物,寺庙的和尚基本上已经和碧儿面熟,才开始碧儿来的时候,寺庙的和尚也没有多注意,以为是一个香客,来寺庙吃些斋饭,可是碧儿每天都来,让寺里的和尚很是不高兴,很多和尚将此事告诉了主持,可是主持也不管,弄得寺里的和尚议论纷纷,这不,这小和尚这几天每次都来到主主持这里诉说。
阳光正烈,寺庙的香客逐渐少了起来,门口也只有稀稀落落从远方来的一些百姓。这个时候,又是金佛寺发放斋饭的时候,碧儿同样的来到了金佛寺。
一众小和尚鱼贯的来到了师院外,俩人抬着一个木桶,木桶里面装的就是今日要发放的斋饭。院里的百姓也都直到金光寺会发放斋饭,早已经排好队,就等着开斋。
碧儿也排到了人群里面。小和尚们将木桶放好,一个和尚抱着碗筷出来了,开始为今日的香客发放斋饭了。当排到碧儿的时候,发放斋饭的和尚望着这几日来的人,手中的勺子顿时停了下来。碧儿也知道自己每日都来,也没有投香火钱,这样难免会被寺院里的和尚责怪,她也不想这样,可是现在的她又能怎样了?只好不好意思的看着发放斋饭的和尚。
和尚这几日因为碧儿的问题,心情很不好,主持也不过问这件事情,本来还想不给碧儿斋饭,想让碧儿自己离去。可是碧儿哪里会离去,俩人就这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碧儿身后的人都一直排着,阳光照在人的身上,让人心中的火气本来就大,此时一直不见队伍往前走,自然嘴里会抱怨。
这些抱怨声当然吸引了其他和尚的注意,他们也都看见了碧儿,知道怎么回事,也都没有出声。一旁的主持当然也注意到这里的事情,不解的来到分斋饭的和尚这样,看着和尚,满脸不高兴的说道:“戒嗔,你这是在干什么?为何不为各位香客发放斋饭。”
“主持。这姑娘这几日经常来我们寺庙,也不捐献香火钱,这…。”
“怎么?难道这位女施主就不是香客了,我们要一视同仁,不只是捐献香火钱的才是香客,知道吗?”主持一副生气的对着戒嗔说道,有点恨铁不成气的语气。
“知道了。”戒嗔被主持责备,很是不高兴,自己也是为寺院着想,要是每一个人都这样,寺庙还怎么生存下去,可是这种话戒嗔哪里会说出来。
“知道了就好。”说完主持就转身进入了宝殿里面。
戒嗔在主持离开后,看了几眼碧儿,碧儿当然不好意思,想要向戒嗔道歉,可是话在嘴边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戒嗔就将斋饭放到了她的手里,看向下一个人,碧儿望了戒嗔几眼,就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