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那也是蒯诚敬佩之人。
明嘉靖年间,严嵩严世蕃大搞权谋,巧诈饰非、祸乱家国,杨继盛“知其不可而为之”,上书弹劾奸臣严嵩。
与奸臣配套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怒而将杨继盛下到昭狱,廷杖一百。
杨继盛一股正气贮于心中,谈笑自若,甘受廷杖,友人劝以蛇胆止痛,杨继盛拒绝,理由是:我自有胆!
杨继盛被杖击一百后下狱,双腿被打得粗肿僵直,不久之后便腿上的肉便开始腐烂。但狱中的杨继盛以瓦片割腐肉,腐肉割尽之时,腿上的筋挂着膜,他以手截去,在旁掌灯的狱卒心魂为之颤抖,杨继盛却意气自如!
狱中三年之后,严嵩严世蕃还是耍尽手段,朱厚熜终于杀了杨继盛如此忠肝义胆之人。
杨继盛身死之前,其妻张氏曾经上书为继盛伸冤,只是严嵩扣下,朱厚熜未曾得见,杨继盛死后,张氏也自缢殉夫。
杨继盛临刑前,曾作一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身死之后七年,严嵩倒台、严世蕃斩首,后人补上了他未竟的事业。
化为忠魂的杨继盛,便前往漠北,以冀能有所助益,以击退来犯的蒙古人。
从此之后,杨继盛便与妻子一起,定居漠北,成为北冥游魂眼中的“中原游魂”。
然而,数百年过去了,看到大明陨落、满清兴起,而后满清覆灭、内外蒙迭起,特别是世界进入现世之后,天纵之才的杨继盛,也开始怀疑“天王自圣明”是否乃一恰当的断语。
而这杨家堡便成为杨继盛思考的场所,思考过去,思考自己做游魂的近500年。
数百年来,来此地拜访杨继盛的游魂,不计其数,此处便也成为杨继盛会客、与好友交谈的场所。
渐渐,此处风云际会,已成为一座远近难犯的小村落。
蒯诚来到此地和杨家堡打交道不久,他便得闻杨继盛其人其事,便对这村子敬重有加。
从此蒯诚再不敢造次,再不敢擅自做主拆迁此村。
然而,蒙都对一个在此地与蒙古人作对许久的汉人及其村子没什么好感,便一再催促蒯诚拆了此村。
如今玉清宫负责幽冥城防务,于是蒯诚心生一计,让杜玄出马,前往杨家堡会一会杨继盛,顺便解决此事。
蒯诚情知杜玄也难以说服杨继盛搬离,但杜玄前往,却是一好计,此计一举数得。
其一,玉清宫杜玄亲自出马搞不定杨继盛,那蒙都便不会再催促鲁卡圣城,说不定还会打消荡平杨家堡的计划。
其二,万一杜玄说服杨继盛搬离,对杨继盛、对幽冥城,都是好事一桩!
其三,权当还符王个人情,为符王和杜玄见面创造机会。
至于此举会对杜玄的小命产生什么影响,蒯诚仔细想了一下,便丝毫不再放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