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支队伍500人,由信陵君统领,作为机动兵力,连接各通道、门庭,哪儿处于劣势,前往哪儿救援。同时保护张林、林柷二人,如遇殷商人、兽灵,确保两人发挥作用。
第四支队伍500人,项王带领,依旧作为开路清障的先锋队伍,发现任何挡在前路的敌人,迅速消灭之。
第五支队伍500人,由韩延年带领,也是机动兵力,但是与信陵君重在连接、补强不同,这支队伍重在防护,确保在前的蒙都、韩信、项王三人的队伍遭遇不测时,能够及时掩护撤退。
至于十八神锋、耿恭十三人还有中灵处方曼十几人,则与杜、苏林一起,组成斩首小队,他们的任务在于进入帝君陵核心地带大内宫城之后,寻找并消灭符王。
一切筹备就绪,三千人在处于中灵处掌控之下的龙光门外门集结,准备开进帝君陵,而龙光门外,也集聚着数十万游魂大军,随时准备支援。
对于500北冥游魂、500汉兵,韩信很是放心,军令、号令什么的,自然不必重申。
但另外2000人,因为并非行伍出身,临行前,韩信重申了两点军令。
第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见到符王手持北辰印,立即通告全军,所有人立即撤退,不得有半点迟疑。
第二,让冲则冲,不得有半点迟疑;让后退则必须后退,不得有一丝恋战。让冲到哪儿就冲到哪儿,不得稍差一分,不得逾越半步;让在哪儿坚守,就在那儿坚守,片刻不得离岗。
在确保所有人明白这两点军令的意义之后,三千人开进了龙光门。
帝君陵中结构并非什么秘密,几乎是大唐极盛时洛阳城宫城原版原样。
中轴线上,由洛水天津桥向北,依次是皇城、大内洛城、玄武城、曜仪城、圆璧城,帝君陵北门便是圆璧城北门龙光门。
大内洛城东西各有夹城、隔城一,从西到东依次是右夹城、西隔城、东隔城、左夹城。左夹城东侧是东城,东城以北是紫薇城粮仓——东北角的含嘉仓城。而著名的上阳宫,则位于帝君陵西南角。
所有这些曾经华丽、奢靡的地下灵城,便是今天的帝君陵。
三千人按照韩信的部署,进入龙光门后,迅速解决掉内门十来名雇佣兵,然后参照敢死队提供的路线,依计划顺着圆璧城向东,从含嘉城西门和南门进入。
上一次敢死队最后抵达的地方,便是大内宫城北门,玄武门,韩信这次进军目标也是玄武门。
韩信相信,这大内宫城远离尘世上千年,定然还保留着古老的防卫理念。
想进入大内宫城,一定要拿下玄武门。一来此处直通大内;二来玄武门历来重兵把守,乃蛇之七寸,若啃下此处,大内宫城防卫迎刃而解。
一行人进入帝君陵圆壁城,进入百十米后,空荡荡的,果然如那敢死队所说,并没有什么艰险和困境。
这是苏林、杜玄第二次进入帝君陵,但却是第一次踏入紫薇城。上次两人取武后灵铠,只是从帝君陵西南角进入上阳宫,连紫薇城的城墙都没有见到。
这次亲眼目睹神都洛阳紫薇城,苏林眼看一路胜景犹如仙境,竟然看得呆了,一度忘记自己是来打仗的。
只见街区洞达、闾阎万千,宫阙林立、飞阁连天,又有太液流水、参天松柏,依旧是皇家气象。
行走其中,苏林只觉安宁淡雅,心旷神怡,此处要比玉清宫大气、优雅、富贵,若论宜居,此处天下无二。
杜玄倒没什么审美能力去体会这紫薇城的宁静、祥和,他只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一路走来,除非在重要宫门看见几个雇佣兵,再未见什么别的队伍,这里太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