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已经拥有了一百位人类,还有和人类数量相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在他们共同努力之下,建设着新的月球世界。
一座座生物穹顶被在这荒凉的表面制造了起来。
通过改造后的生物穹顶,他的高度可以到达100米,直径也可以达到一百米,总面积可以到达7850平方米。
在如此大的面积之下,人类可以做很多事情。
首先,他们对生态圈重新进行了改造定位,让居住变得更加的舒适。
在距离发射平台10公里的哥白尼月坑,这里成为了人类的居住地。
哥白尼月坑是月球正面著名的年轻月坑之一,位于月面中央偏西北和雨海南面,直径907公里。
它有穹状隆起的中央丘,周围是环形山,内侧有同心圆状阶梯。
周围还有一系列被抛出物撞击出的次生小月坑链,发射平台所处的位置应该就是哥白尼月坑的次生小月坑。
为什么选在这里?因为这里有长达600公里的辐射纹。
这些辐射纹,虽然人类目前还无法使用,但是可以被林耀吸收。
这些辐射纹是一种很纯粹的能量,林耀完全可以将它们作为一种能源使用。
在哥白尼月坑中,已经大大小小的建立了10座生物穹顶。
位于最中间的则是,氧气制造中心。
要知道,来自蓝星的生命,除非是厌氧型的古老生物,不然没有一种生物是不需要氧气的。
所以,氧气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有了氧气,才可以让其他的生命焕发出生机。
而且氧气的制造并不是非常复杂,只需要将氧化物置于装置中即可。
通过电解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氧气。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原子衰变技术。
这种技术是近两年才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科技。
原子衰变技术,就是将大原子核内部的质子,通过强子冲击给撞离出去,从而可以得到小质量的原子。
其实,氧气制造撞制,并不仅仅是在制造氧气,而是可以制造许多其他的物质。
另外九座生物穹顶中,有一座是超大型仓库。
因为有些食物需要储存在仓库之中,并且还是隔绝氧气的情况下。
这些食物有的是从蓝星带来的食物,有些则是月球土生土长种植的食物。
其中,有一种名叫白心菜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叶子、根茎全部为白色。
因为,它体内的叶绿素已全部流失,失去了植物本该有的光合作用。
虽然它的叶绿色素流失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了。
但是,它可以通过矿物化合的作用下,继续茁壮生长。
这种食物成为了月球上的主流食物,因为它体内含有的成分,可以防止肌肉萎缩。
所以,在属于农业的生物穹顶中,几乎一大半都在种植着这些食物。
但是,这种白心菜的口感不怎么样,吃起来又一种吃橡皮的感觉。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食物都被作为饭后营养品食用。
另外,还有一座生物穹顶,负责制造水资源。
众所周知,水的分子式是h2o,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一种小分子。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蓝星如果说氧是必需品的话,那水是比氧更加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