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再次将三枚铜钱扔向地上,这一次道人却眉头深锁,原来是其中两枚铜钱写着“半两”字面的一面竟然朝下,更为怪异的事,竟然有一枚铜钱直立着,须知铜钱边薄,断无直立的道理,此次千古未有之卦相。
道人默默沉思,上卦为乾卦,三阳爻当位,元亨利贞,是从混乱到繁荣之过程。
奇怪的是,前两次下卦也是乾卦,合起来便是六十四卦之第一卦,乾卦,是为天,也是为归一。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传释疑到: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预示着天下分久必合,民生太平。
然而这一次,下卦前两爻为阴爻,已经是很大不同,最后一爻竟然直立,并未成爻。
道人呢喃道:“此爻可做两解,一为阴爻,一为阳爻。”
随后,道人用手指在地上的青石上轻轻画出了深达数寸的两个卦象,阴爻则为“坤”卦,阳爻则为“震”卦。道人喃喃道:“上乾下坤为‘否卦’,上乾下震为‘无妄卦’。”
否卦,卦辞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又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否卦应该何解?道人不禁自问。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是不是说三阳之中,并未有一真阳?那就是说:三大王朝中不会有一个王朝一统其他两个王朝,而是三大王朝会被一个新的王朝所统一。
如是无妄卦,卦辞曰: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象曰: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爬高万不能。
无妄卦又何解呢?那就是下下卦了。因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有无妄之灾。但是天降三阳,这三阳必然会有所作为啊,这不是一个死结吗?
否卦,无妄卦,两卦所示有较大不同。
道人抬头又看了看天,这时天空的三个太阳被乌云遮挡,不一会的功夫,则是乌云密布,风雷交错。道人眉头深蹙,白发被风吹得四处飘荡,道袍变得像飞舞的旗帜。
道人仿佛在做某个决定,脸上出现了些许白汗,手臂微抖,但是道人仍然坚定地伸向了三枚硬币,将三枚硬币握住,三枚硬币彷佛有千钧重量。
道人缓缓抬起右手,嘴里碎碎有词,但不知说了些啥,面色从凝重变得舒缓,显然是下定了某个决心。
但见道人将手一扬,三枚铜钱如水银下泄,倾落下地,随后道人一声叹息,只见三枚铜钱一如刚才一样,并无二致,两枚铜线写着“半两”字面的一面朝下,一枚铜钱直立。
正当道人叹息之声未绝,三枚铜钱发出了砰砰砰三声巨响,铜钱碎裂,道人口中吐出一口热血。
道人不禁想起师傅当年在赠送他铜钱时,曾说过“莫作天问,莫作天对”。
忽然,有三颗流星划破了天际。三颗流星方向并不一致,仿佛各自在寻找什么,霎那间,一颗奔向大嵩徽州之地,一颗奔向大金齐州之地,还有一颗奔向漠北极寒之地,消失不见。
之后,天地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数个时辰,雨过天晴,阳光从乌云缝中射出一道红艳艳的金光。此时,那道金光正好射在画在地上的三道阴爻中间缝隙中,形成一个“丰”字。
看到这个“丰”字,道人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人或万物具备,人或一事无成。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
道人一闪而逝。
风乍起,吹皱青莲湖一池春水。
大嵩王朝,有一大泽,浩浩荡荡八百里,因一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而得名,乃是南部瞻洲第一大湖。
云梦泽南,有一高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赢得了“山上白云飞,帝子下翠微”的美誉。
此山山腰,有一伏魔殿,殿内有一涵虚井。
井口悬有一块太上无极元炁镜,金光四射,直照涵虚井口。
井口围有一圈白玉护栏雕刻有道祖开天经,流彩四溢,形成一个太极法阵围住涵虚井。
四周张贴有三道正一符箓,相传是历代大天师均会在接掌天师印时来此钤印,三道符箓上的正一太上符纹相互连接,仿佛一口符箓金钟罩住涵虚井。
任你仙人,欲破此井,也是妄想。
井口正对则是三人塑像,仙云环绕,不见庐山真面目。
塑像两侧的廊柱挂有一幅对联,上书:“上上上上上无上,玄玄玄玄玄又玄。”
正当有三颗流星划破了天际之时,八百里云梦泽波涛汹涌,九十九道五色天雷呼啸而至,砸向在伏魔殿顶。
有一全身赤色、直目正乘、身形极长的怪物自井底杀气腾腾而出,面露狰狞,凶性大发,不顾一切撞向井口。
打破一个防御最好的方式就是内外夹击。
正当怪物快要破开最后一层符箓金钟时,廊柱对联上飘出‘上’和‘玄’两个大字,‘上’字飘向空中,扶摇直上,五色天雷嘎然而止;‘玄’字飘向怪物头顶,轻轻一压,怪物顿时跌回井底。
怪物在跌回井底时,脸上浮出了一阵邪恶的笑容,头顶的三颗流星,其中一颗怎么越看越好看呢。
千里之外,广信府下,龙虎山上,泸溪河畔,有一万法宗坛,道教祖庭。一位“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奉旨以率天下道门”的大天师,掐指捻诀,眉头紧锁,轻喝一声“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