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护甲也是匆匆做出来的,秉承着安普一贯的实用至上原则,走的是粗犷简单的风格。美观上跟战斗队员们的官方制式作战服比起来,宛如屌丝走进了一群高富帅的圈子里一般。
但安普毫不在乎,三个多月的生存经验,让他对身体防护有充分的认识。虽然护甲外观不怎么好看,但他自信这套东西在防护和重量之间的平衡,一点儿也不比他们的差。
着装完成,众人又检查了一遍,23号教官再次强调了一遍纪录和注意事项,以及回来的时候的规则,最后再强调一遍任务目标:1护送杨采珊顺利抵达振华机械厂,东侧2号办公楼七楼的厂长办公室;2确保杨采珊顺利取出任务物品;3不惜一切代价把任务物品带回来。
相对于这些人,安普的目标更加简单:保证杨采珊活着回来。
反正他拿的装备都是雇主袁飞星提供的,他们的什么任务物品,不在他的优先考虑范围内。
安普很想跟杨采珊谈谈这次任务完了之后,她是否能信守承诺把妹妹的吊坠来源交代的话题。但分配车的时候,杨采珊被分到了2号车。而作为她的保镖,安普则被丢到了3号卡车的副驾驶里。
三辆车从地下车库驶出,通过专门的通道一路飞驰,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避难所外围的关卡。通过足足四层关卡检查验证,经过三道足有10厘米厚的大铁门之后,车队正式离开了海威迷你工业的避难所,来到了危险的外面。
安普摇下车窗,呼吸着外头熟悉的空气。
避难所里虽然有多处通风口,24小时不停机的排气扇交换空气,内部也足够大,但那种相对憋闷的气息怎么都不如外面更舒畅。
尽管这外面还掺杂着若有若无的的腐臭味,但这种自然流通的气息的确是安普所喜欢的。
三个月来一直有生物觊觎避难所内人类的气息,纷纷靠近避难所,企图攻进来,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死在了架设在避难所周围的重机枪和炮弹之下。虽然有专人定期清理尸体,收集水晶,但那么大的面积怎么也不可能清理干净,自然留下了不少残缺的腐肉,随着高温的天气偶尔散发出腐臭的味道。
安普早就习惯了这种味道,但他的“同伴”
,驾驶卡车的安保部的战斗士兵可受不了。他嘟囔了几声,让安普立刻把车窗摇上。
安普耸耸肩膀,毕竟接下来还要互相协作,自然要搞好点队友关系。
跟人攀谈不是他的特长,如果是欧阳浩天在,肯定能三言两语就打开局面。但安普在这方面实在是很欠缺,他尝试着说了两句,都被对方冷冰冰的顶回去,于是就不再热脸蛋帖冷屁股了。他转而把注意力放到了外面,打量着这一路上的“风景”。
在微缩灾变以前,海威迷你工业建造避难所是打着展示迷你社区为幌子的。这个巨大的社区模板为了供人参观,建在大型广场上。周围除了灯柱以及其他必须设施之外,都尽量保持空旷,规划很明确:就是为了在微缩灾变后,减少监视视角,让避难所的防守拥有更好的视野,以提前发现入侵的威胁,好尽快做出应对。
按照欧阳浩天弄到的数据,这个广场有46,面
积就扩大了576倍,相当于一个265万平米的平原。要走完这里,需要非常大的毅力。
好在避难所本身占地面积是3800平米,相当2188万平方米了,里面即便容纳二三十万人应该都没问题。
所以外面也就没那么大了,此时他们从避难所出来都是空旷地带,车队只需要沿着西南方向直走就能离开广场。不用绕弯路,自然也就不需要耗费更多时间。
一路上安普还看到了两只干瘪的老鼠尸体,一堆蟑螂壳,甚至还有两只鸟的尸体。他留意到它们的尸体上残留着密密麻麻的空洞,很明显是遭到了重机枪的扫射。
这要是在微缩灾变以前,这种行为肯定会被动保的人批判为虐待动物。
然而到了现在,即便再坚定的动保成员,估计都会举四肢支持用力虐杀这些动物。
活下来,才是当下的主题。
这些尸体很显然就是出去搜索的队伍留下的成果,避难所对外探索的行动趋于日常化,在安普看来这是好事。
认为坚固高大的避难所就万无一失,停止了对外扩张探寻的野心,那避难所最后只能在沉默中走向灭亡。
避难所给安普一个奇特的割裂感,整个避难所的配套以及运作流程都非常规范和专业化,幸存者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置。在保证了基本生存的基础上,还提升着他们的积极性。让许多经历了末日惨剧的幸存者们,在这个绝望的时代有了奔头。
但像袁飞星这种特权化行为,却跟避难所的整体规划格格不入。
按道理讲,这样一个规范的公司管理,从员工到管理层,都有明确的界限,不至于出现那么明显的超特权现象。
“也许那位沈佳宜总经理分身乏术,精力和重点都放在了基础管理上,反而忽略了自己身边的
中高层的腐化程度。”安普望着远处一只垂死的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