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钨钢防护,玉兔三型铠甲在各处关节的转动部件做工很好,这很明显是机床制作的,非常标准化。比安普这种依赖金属塑形变形出零件,然后再手工组装更专业,无论是转动的灵活度和磨损都好了不少。
除了金属部件的组装,里衬的减震防寒的软质材料也非常好,特别是能量传导材质的嵌入,穿进去完全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不像安普制作的,穿上后时常能够感觉到一根东西顶着后背很不舒服。
其他人或许觉得这样的工业化制作更酷,但只有亲手打造出铠甲安普,才能切身体会到这种舒适感在战斗中是何其重要。穿上去就像一件合身柔软的衣服,让他做动作的时候没有感受到阻隔感,能够让他更集中精神在战斗上。
当然除了穿戴舒适,灵活的部件以及特别设计的脚掌支撑,可以说也进一步提升了铠甲的附加性能,使得安普能够更灵活,发挥的力量也能更顺畅,这些都是工业化制作带来的好处。
可以说玉兔三型铠甲的制作工艺是在玉兔二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强化。但这些都仅仅是优化了工业化制作的流程,除此之外还在觉醒者的异能切换冷却时间上得到了技术升级。
一种混合了工业酒精的液体是玉兔二型上运
用的技术,可以让觉醒者的异能切换时间减少到092秒,这是安普在浏览技术文档的时候发现的。这种液体被实验室称之为“冷却液”。
这种冷却液并不是改善觉醒者的冷却时间,仅仅是吸收觉醒者当前的异能并延迟放出。当觉醒者停止当前异能,为另一个异能准备的这段时间,冷却液里被延迟的异能释放了出来,让觉醒者能够继续使用该异能。所以严格来说,这种液体是叫“异能延迟液”。
如今玉兔三型的冷却液提纯了液体里的有效成分,使得整体浓度更高,阻碍的异能能量更多,因而当觉醒者停止异能的时候,冷却液里释放出的异能更长久。
用通俗的比喻,冷却液就像是一块海绵。水龙头的水就是异能,水流过水龙头出口处的海绵,被海绵吸收,海绵吸收满了,水自然就继续流下来。当水龙头关闭后,机关会挤压海绵,把里面的水挤出来,让人依然有水可用。
如今改进的冷却液就相当于吸水量更高的海绵,这令觉醒者在冷却时间的三秒内能有更多的异能可用,也就变相缩短了冷却时间。
安普在乘车过来的途中了文档,玉兔三型使用了这款20版本的冷却液,可以让觉醒者的冷却时间缩短1319秒,根据异能者本身的素质效果各有不同。
他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上玉兔三型后立刻进行试验,赵信在一旁帮他掐秒表测算,随即惊讶的发现安普的冷却时间居然达到了21秒,这完全超出了实验室的最高纪录。
这意味着安普在力量和速度两种异能之间的切换由原来的3秒,缩短到了1秒。仅仅两秒的间隔时间有时候有可能就是生死攸关的。
更进一步革新的是,这个冷却系统还有暂存功能,也就是让这块“海绵”在停止异能输出后也不自动释放里面的异能,最长间隔是两分钟。这意味着两分钟内,安普可以使用速度和力量两种异能,虽然
其中一项只能持续两秒,但有些时候是非常有用的。
水晶炸弹也用了这种冷却液,但可以延长的时间十分钟。那时因为单纯的一道激活水晶的意念,跟水晶激发出来的异能是两种概念,想要延迟后者的流经时间的难度,要比前者那一道意念更困难。
完成测试后车队出发时间到了,安普只能跟赵信一样趴到了大车上,毕竟原来的小车他们都坐不进去了。
车队越过台阶就该往下走了,不过这里有三条自动扶梯以及一条楼梯。自动扶梯的台阶每级有16厘米高,而右边的楼梯则是13厘米,他们的车子从楼梯上是开不下去的。
不过在右侧的楼梯道上,居然铺设了一条长长木板,木板的上下两端用重物固定,使得车队可以从这条顺着楼梯往下的木板往下开。
这木板还是比较陡的,车子从斜坡往下开有点儿危险,但负责驾驶的司机都是事先考核挑选过,完全可以应付这方面问题。
卡车的司机小心翼翼的开下去,同时解答了扒在驾驶室外面安普的疑问。这些木板是上一次来这里的队伍铺设的,毕竟地铁站还是很大,光靠脚来走太费时间。所以才从地铁站的库房里找到了木板然后拼接起来,方便日后的大部队运送物资的车队使用。
司机还听说研发部已经制作了一种帆布为材料的装备,只要从楼梯上面往下放,下面在拉紧固定,就能快速的在楼梯上制造一条斜坡,方便车辆上下行驶。
走了两段楼梯,周围开始陷入黑暗。城市电网崩溃,地铁站里没了通明的灯光,那自然是黑咕隆咚的。车队的车灯纷纷打开,其中最前面一辆大卡车上有个大灯泡也点亮,照亮了整个车队。这辆车上装满了电池,就是专门用来照明的,没有灯光的话,在地铁站里面那是伸手不见五指。
车队再转个弯经过长长的大走廊,期间有岔路口,两边的顶上挂着牌子分别写着“8号线”和“6号线”,很显然这个地铁站有两条线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