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嘴角含笑道:</p>
“如此,那么贫道便先抛砖引玉了!”,言语之中似乎有些迫不及待。</p>
话毕,一股顶天立地之意逐渐从他身上弥漫而出,只听他道:</p>
“吾之道,乃是顶天立地之道,乃是不屈之道,亦是抗争之道......</p>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p>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之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p>
虚音渺渺,满室生花,太一仿佛看到了一尊顶天立地的巨神面对绝境在不断抗争,永不屈服。</p>
不周山神不仅阐述了自身之道,更进一步诉说了道的深沉幽邃,与睿智。</p>
良久,周山身上的大道纶音与不屈之意才逐渐消散,一切异象尽没。</p>
“好一个顶天立地之道,不知道友此道可有名讳?若是有朝一日,未尝不可传遍天下!”,太一如是说道。</p>
沉吟片刻,只见周山缓缓道:</p>
“让道友失望了,之前却是不曾拥有名讳。”</p>
顿了顿,不周山神继续道:</p>
“不过,既然太一道友提起,那此道便唤作周山之道罢!”</p>
不周山神给自己的道取名为“周山之道”,太一虽然心里有些意外,但并未有鄙视之意</p>
——毕竟他的道也是以他的名讳命名,唤作“太一之道”。</p>
.......</p>
既然不周山神已经将自己的道阐述出来,太一自然不会藏私。</p>
只见他口绽青莲,吐出一个个先天神文。</p>
于此同时,无比宏大的大道纶音亦开始在虚空之中逐渐响起,无中生有,演化万般大道玄妙。</p>
太一此刻宝相庄严,只听他道:</p>
“吾之道,唤作太一之道,亦是先天之道......</p>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p>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倪。</p>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p>
于此同时,太一手中不断演化时空幻灭之景象,亦有风火相生,惊雷相伴。</p>
“太一之道”乃是太一自身之道,不仅涉及了时空之痕,亦柔和了他自身所感悟到的风火雷之法则奥秘。</p>
至于混沌法则,由于太过高深,太一不过领悟一丝皮毛,此时无法演化而出,因此未能将之糅到太一之道里。</p>
而太一在阐述自身所悟出之道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梳理整理自身之道......</p>
最终,一篇名为的功法在他心中逐渐成型。这亦是一部可以直指大罗至尊的无上妙法,蕴含着太一自身对大道的理解。</p>
不知何时,虚空之中大道纶音渐止,漫天异象逐渐消散。</p>
此刻,太一对面。</p>
不周山神听的如痴如醉,不知何时竟然已经热泪盈眶!</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