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媚娘带着女儿出了房门,还未走到绣楼,远远地,就看见后花园的回廊上,苏友铭与林幼春等人过来了。</p>
她赶忙快走几步,迎了上去。</p>
……</p>
冯媚娘满面堆笑道:“哟!</p>
老爷……</p>
啧啧啧,这……这就是咱们的大小姐?</p>
哎呀!我的天爷,这丫头,生得跟她娘亲简直一模一样。</p>
唉!可怜我那苦命的姐姐,早早就撒手人寰,撇下了这个丫头,老爷,你看,咱们家大小姐,可真像极了姐姐。”</p>
冯媚娘一边说,一边心里嘀咕着。</p>
她觉得十分蹊跷。</p>
原来。</p>
自从林幼春来苏府替苏锦书诊病后,她就在心中筹划许久了,她认为,自己不应错过这一良机,那就是,趁着林幼春替苏锦书诊病的时候,在茶水里投毒,毒死林幼春与苏锦书。</p>
若是官府追查起来的话,她认为苏府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到林幼春的身上。</p>
或诬他因奸不遂致死人命,或诬他诊病不力,诊死了苏锦书后畏罪自杀。</p>
冯媚娘盘算得很好。</p>
她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毒死林幼春与苏锦书,即使官府追查起来,追到她的头上,她也完全可以将皮球踢到林幼春的身上,因为——林幼春是个医生。</p>
医生。</p>
既有救人的灵丹。</p>
也有杀人的妙药。</p>
这冯媚娘,居心何其毒也,且不说苏锦书本是苏友铭亲生之女,打小与她相识;只说,看在苏锦书口口声声唤她二娘的份上,她也不应起这歹心。</p>
苏锦书。</p>
难道不是苏家的根苗么?</p>
可惜的是。</p>
天不遂她愿。</p>
她万万料不到的是,苏锦书由于患病数年,身染疮毒,内外交攻,早已被折磨得憔悴不堪,可是今日,林幼春将她泡在药汤中一蒸一熏,再加上冯媚娘送来的毒茶在苏锦书肚中发作,往外迸发,内毒与外毒一齐发作,却正应了以毒攻毒那句老话。</p>
所谓。</p>
阴差阳错。</p>
盖莫除外。</p>
原本,若是没有冯媚娘这碗毒茶,苏锦书确实需要在药汤中连泡三天,方能痊愈,可是,只因这一碗毒茶下肚,倒将她满身的疮毒全部攻破,所以,才有了前面林幼春看她时,全身皮肤迸裂,鲜血与汁液齐流之状。</p>
至于林幼春也喝了毒茶,为什么没有被毒死,呵呵,林幼春本就不是凡人之体,区区凡间之毒,又能奈他何?</p>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苏锦书好得那么快?</p>
这是因为,药汤中配了林幼春的眼泪。</p>
林幼春的泪,落于地上可以生药芝,落于水中可以化鱼龙,他这至善之泪,举世无双,人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p>
不信。</p>
有苏锦书沐浴过的药汤为证。</p>
就在丫鬟婆子们倾倒药汤的阴沟旁边,因为有一些药汤被淋到了旁边的草丛里,那草丛中,就神奇地生出了数枝肉芝。</p>
这几枝肉芝,后来,被苏府的某个闲来无事,逛到此处的婆子发现后,采了回家,晒干后磨成粉冲服,那婆子居然就比平常之人整整多活了数十年,直至一百二十二岁,方才老去。</p>
而那丛肉芝之根,亦时有萌芽,后世之人,亦偶有有缘之人采到,服后发不白,眼不花,齿不落,无疾而终。</p>
直至今日。</p>
长安城中还偶有人能够发现——当然,必是有莫大机缘者,方能遇之。</p>
……</p>
再说林幼春。</p>
林幼春对冯媚娘并无好感,因为,苏锦书早已将她这几年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p>
林幼春咬得牙响。</p>
他实在想不到,苏锦书居然在冯媚娘母女手下吃了那么多的苦头;他又有些庆幸,庆幸自己救了苏锦书。</p>
至此。</p>
他对遇锦而取的谒言,已深信不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