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至府衙门口时,这支原本不过三四十人的队伍,居然汇聚了足足有两三百号人了,若是每人手中带一件器械的话,倒像来府衙打砸抢的暴民。</p>
张景义率先抢过鼓槌,击鼓鸣冤。</p>
“咚!</p>
咚咚……咚咚咚咚……”</p>
府衙门口几个当值的衙役见有人击鼓,一个个瞪着眼睛努着腮帮子想过来骂人,先给告状的一个下马威。</p>
可是。</p>
当其中一个年长老成的衙役认出了一身便装,击鼓鸣冤的竟是本城守备张景义张大人后,不由满面堆笑:“张大人……你这是何意呀?</p>
无缘无故,怎么跑到府衙门口来敲鼓玩耍?</p>
不当人子,快将鼓槌放下。”</p>
张景义认识那衙役,他鼓着眼睛对那衙役道:“李头,我要告状,请大人升堂。”</p>
那唤作李头的衙役陪笑道:“张大人,你要告谁?</p>
所为何故?”</p>
张景义指着旁边的苏友铭道:“我要告他苏家悔婚,欺人太甚,请知府大人公断。”</p>
“哦!”</p>
衙役李头也认识苏友铭,他连忙冲苏友铭拱拱手:“苏老爷,久违,久违。”</p>
这时。</p>
苏友铭上前一步,猛地从张景义手中抢过鼓槌,也“通通通”,乱敲了一通。</p>
“李头,我也要告状。”</p>
衙役李头奇道:“苏老爷,你又要告谁,所为何故?”</p>
苏友铭悻悻指着张景义道:“我要告他张家讹诈。”</p>
……</p>
“你苏家赖婚。”</p>
“你张家讹诈。”</p>
……</p>
苏友铭与张景义,一边跟衙役李头寒喧,一边不忘互相指责对方,数落对方不是。</p>
这……</p>
衙役李头见二人拉拉扯扯,又厮闹到了一起,赶忙劝道:“二位,二位,好了好了,不要争执了,你们各说各有理,我们也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今二位人也来了,鼓也敲了,那么……且耐着性子,坐等老爷升堂。”</p>
……</p>
鸣冤鼓一敲,老爷升堂,自然是极快的。</p>
……</p>
“威……武……”</p>
“威……武……”</p>
林幼春立在人群中,眼见府衙大堂上,两排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分立两厢,一齐喊着号子。</p>
正中间。</p>
大堂上。</p>
旁边小门一开,走出来一官。</p>
那官一边急匆匆将纱帽扶正,一边来到桌案后站了,伸手拾起桌案上的惊堂木,做势要拍,可是,当他看到了堂下一马当先站着的苏友铭与张景义时,又将手缓缓放了下去。</p>
“张大人……</p>
苏员外……”</p>
“赵大人。”</p>
“赵大人。”</p>
林幼春一看,这倒好。</p>
都是熟人。</p>
话说。</p>
堂上这官,正是本城知府赵离赵大人,这赵大人,三十一二的岁数,面目清瞿,四方脸,丹凤眼,两道弦月眉清清淡淡,看上去,若是不穿官服,倒像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p>
赵离将手中惊堂木缓缓放下。</p>
“来人呀……看座。”</p>
旁边衙役,立刻搬了两张高脚凳子过来,苏友铭与张景义互瞪一眼,“哼”地坐下。</p>
“哼!”</p>
“哼!”</p>
赵离不动声色,慢条斯理问道:“张大人,苏员外,你二人所为何故起了纷争,为何闹到下官的大堂上来了?”</p>
张景义抢先开口:“我要告苏家赖婚。</p>
是这样的……</p>
赵大人,那苏家……苏家有一女锦书,自幼许配给我儿张恒为妻,奈何,锦书在五年前身患沉疴,久治不愈,看了无数医生,不见好转……</p>
我张家为了她的病症,花去了成箩筐的银两,遍请名医,奈何锦书之病,着实罕见,所用汤药,如水泼石,一直不见效……</p>
后来,苏家悬赏万两白银求医,想必此事,大人是听说过的。”</p>
赵离扶了扶纱帽,点点头道:“此事下官确有耳闻。”</p>
张景义又道:“可是。</p>
赵大人,你给评评理,就在前些日,他苏家不知从哪里请了那个医生,治好了苏锦书的病。”</p>
一边说,张景义一边指了指林幼春。</p>
赵离瞄了林幼春一眼,奇道:“治好了?</p>
那……此事可喜可贺呀,你两家,该大摆宴席庆祝才是,为何要对簿公堂呢?”</p>
“哼!”</p>
张景义重重地哼了一声:“那苏家……早有不良之心,苏友铭存心诓骗下官,前些日,将下官诓骗到他家里,将小儿与苏锦书的婚约解除了,然后,却又将女儿许配给了那个医生。</p>
真是可气。</p>
气死我了,赵大人,你说,天底下有这么办事的吗?”</p>
卧槽!</p>
林幼春见张景义睁眼说瞎话,居然面不改色,说的头头是道,肚皮差点被他气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