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十几日,林幼春两口子都没闲着。</p>
先是杨飞虎找媒婆上门说媒,想娶小凳子,喜事趁热打铁,提亲定亲什么的,一套程序走下来也折腾了十几天,直至成亲,将小凳子嫁了出去。</p>
小凳子出嫁那天,眼泪汪汪地拉着苏锦书的手舍不得放,苏锦书笑道:“傻丫头,嫁过去当夫人不好吗?强过在我身边当丫头,好了好了,别哭了。”</p>
也是。</p>
小凳子出嫁的事才完,接着就是林幼春与金旺的铺子开业的事,那天,两家铺子同时开业,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半条巷子都可以望得见这儿的热闹,倒让林幼春特别的高兴。</p>
当然了。</p>
招待前来送礼祝贺的宾朋们大吃一顿,是免不了的。</p>
不管在什么年代,新铺开业,婚丧嫁女的都是免不了办酒席的,这个,也正常。</p>
民以食为天。</p>
……</p>
……</p>
时光缓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
话说。</p>
自小凳子嫁后。</p>
又过十数日。</p>
林幼春的《林氏儿科》开业已经三天了,三天,一个客人也没有。</p>
期间。</p>
倒是有一两个抱着孩子的,在诊所门口探头探脑看过,可是,当他们发现坐诊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时,转身就朝巷子对面的《宋氏儿科》走过去了。</p>
其实。</p>
若不是傍金而居那句谒语的话,林幼春是绝不会将铺子开在这儿的,因为,就在他开铺子的斜对面并不太远的地方,本身有一家儿科诊所,若是按照做生意的规矩,林幼春应该将铺子开远一些,起码,离《宋氏儿科》远一些。</p>
可是。</p>
苏锦书却不以为然。</p>
苏锦书笑道:“他开他的,咱开咱的,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开在一起也无妨。”</p>
话虽如此。</p>
不过。</p>
林幼春却感觉到了压力,毕竟,求医问药这种事情,人们更愿意找那些熟悉信任的医生,谁愿意找一个生瓜蛋子呢?</p>
第三天下午。</p>
仍是一个客人也没有。</p>
林幼春坐着气闷,就跟苏锦书说出去走走。</p>
行。</p>
去吧。</p>
苏锦书允了。</p>
林幼春就沿着巷子往《宋氏儿科》那边走,他想过去看一下,那家诊所生意怎么样。</p>
刚走几步。</p>
林幼春忽然看见路边一个卖烧饼的摊位前,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叫花子,正在对着那个40来岁穿着围裙烤烧饼的摊主打鼓板。</p>
一边打。</p>
还一边唱:“诸位亲朋请听真,听我表表我的根;家住洛阳三贤巷,祖上名叫林幼春……”</p>
什么?</p>
林幼春耳朵都竖起来了。</p>
林幼春?</p>
那不是说他么?</p>
他不由仔细打量了那叫花子几眼。</p>
只见那叫花子,双眼泛白,眼中无神,看上去,竟是个瞎子。</p>
瞎子接着唱道:“……凄凄惨惨林家人,二十年前遇刀兵;死的死、亡的亡,如今只剩我一人……”</p>
什么情况?</p>
林幼春忽然觉得,这个叫花子,说不定跟自己有些关系,他赶忙上前,摸钱买了几个烧饼,递到那瞎子手中:“老兄,……老兄,刚才听你唱到洛阳林家。</p>
在下……跟洛阳林家有些亲戚,能不能请老兄借步一下,到前面小酒馆一述,有些情况,想跟你打听一下。”</p>
那瞎子得了烧饼,立刻塞进嘴中大嚼,一边嚼,一边拼命点头:“感谢,感谢,只是,平白无故叨扰你的酒菜,过意不去。”</p>
林幼春笑道:“不叨扰,请跟我来,请到前面小酒馆一坐,咱们边吃边聊。”</p>
瞎子点点头,朝林幼春拱了拱手:“如此,感谢盛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