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帝司马曜道:“朕闻石爱卿家在武陵郡,故封武陵侯,以示荣耀。”</p>
还没等石宁开口说话,冉姝在一旁小声说道:“石宁哥哥,这神武大将军嘛,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得看带多少兵马了,要是带的是北府兵那可就厉害了!这武陵侯食邑千户,是个大侯了,你以后就是大地主啦!”</p>
“食邑千户!”石宁小声在心里嘀咕,心道:“这武陵郡乃是小郡,地少人稀,且多为山区,粮食紧缺,路有饿殍,倘若平白又多供养了一位我这样的侯爷,那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p>
于是石宁从席上起身站出来,跪拜在殿堂中央回话道:“微臣出生在武陵山区,陛下册封微臣为武陵侯,冠以家乡的称号,已是微臣莫大的荣耀,只是恳请陛下收回武陵侯的食邑特权。”</p>
晋帝诧异道:“千户食邑你不要,却只要个武陵侯的寡头称号?”</p>
“微臣深知武陵郡百姓疾苦,不忍百姓再纳粮纳税供给!”</p>
“百姓纳粮纳税天经地义,这粮食税钱纳给朝廷也是纳,纳给你武陵侯也是纳,又有何区别?”晋帝笑道。</p>
“即是这样,微臣愿将原本上缴给武陵侯的粮税偿还百姓,恳请陛下免除武陵郡百姓的粮税!”石宁长跪不起,希望晋帝答应。</p>
晋帝点点头,感慨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爱卿真大义也!”思虑片刻后,又道:“自我大晋南渡以来,中原肥沃之地尽数被胡人占了去,南方多为荒蛮之地,所纳税粮少之又少,加之大晋刚刚与北方秦国大战一场,国库空虚,急待补充,免除皇粮之事,自开朝以来未有先例。。。。。”</p>
“还请陛下体恤天下苍生!”</p>
“这。。。。”晋帝犹豫不决,征求丞相谢安的意见:“谢太傅你觉得如何?”</p>
谢安拱手回道:“陛下,近年来,战乱不断,百姓饱受战争疾苦,自我朝南渡以来,人口减少过半,或为战乱而死,或为饥寒交迫而亡。如今北方秦国已败,胡人已无力侵犯大晋,可与民休息了,但倘若只为武陵郡一方百姓免税,那其他同样遭受疾苦的州郡该如何安抚?特别是靠近边境的荆州、及经历淝水之战的淮南郡更是疾苦,这皇粮税只可暂时减不可长期免!”</p>
听谢安一席话,晋帝有了主意,威言道:“太傅所言极是,正合我意,武陵郡皇粮税只可暂时减不可长期免!传朕旨意即日起免除武陵郡百姓三年赋税,减少荆州边境一带及淮南郡百姓两层赋税三年!”</p>
“谢陛下隆恩!”宴席群臣皆呼万岁万岁万万岁。</p>
石宁道:“此乃武陵百姓之福,微臣替武陵千万百姓叩谢陛下!”</p>
晋帝笑道:“不知武陵郡千万百姓听了这个喜讯是感谢朕,还是感谢武陵侯呢?”</p>
“这。。。”石宁小声支吾了一下,不知说什么好,马上反应过来道:“当然是感谢陛下!免除三年赋税乃是陛下的皇恩浩荡!”</p>
那晋帝忧伤道:“到时候武陵侯荣归故里,百姓恐怕早就忘了朕了!”</p>
石宁刚要说话,那晋帝突然又好奇问道:“听说武陵侯的家乡在武陵郡一个很偏僻的山区,那里曾经有五柳先生所说的世外桃源,生活着一群与世隔绝的原始人?”</p>
提到武陵山区的毕兹部落,石宁就想起外界人为寻得天石无情屠杀毕兹族人的场景,父母亲人被杀的场景历历在目,想到此处石宁便咬牙切齿,不自觉摸了摸腹中父亲临终时缝在他腹中的水火天石,这两颗天石已经与他身体融为一体。当然外界人并不知道陶渊明所说的世外桃源,所谓的“原始人”其实叫毕兹人。</p>
仇恨瞬间而来,于是石宁答道:“我不是武陵山区之人,我本是北方羯族人,父亲逃避追杀,才躲到了武陵山区!”</p>
那晋帝一听“羯族人”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滑落下来,恐慌道:“你。。。。。你是羯族人!?”</p>
“是的,我是羯族人,我的曾祖便是赵国太武晋帝石虎!”石宁毫不隐瞒地说道,那晋帝却对他的真实身世一概不知,而知道他身世的也并不多,像名士王献之大人、北府军谢石、谢玄都督、刘裕等人虽知道他的身世,但他们都是严格保密,不会轻易说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