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风止,山静。此间无任何天地异象!”
就在此时,一道飘渺苍茫的声音于众人耳边炸响。
李霄所作诗文引起的天地异象霎那间散去。飞鹤亭顶,那只被文气点化成灵、欲将展翅高飞的石鹤也是重新化为一座石雕,眸中灵气之火骤然熄灭。
山间的一切,尘归尘土归土,重新归为平静,仿佛刚才的异象皆是虚假梦幻。
唯有亭顶石鹤的展翅姿势较原先的有了些许变化,证明了天地异象确确实实存在过。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炸得李霄头皮发麻、毛骨悚然。
天地异象,乃是生灵与自然在某个点上达到共振频率,激发共鸣,这是浩浩大势,不可阻挡。
而以一人之力压制住天地异象,这该是有着多么恐怖的实力?
天下九州,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屈指可数。
在麓山书院,怕也就只有山长才有这个能耐。
不多时。
一名身着粗杉、脚踏腊屐的白发老翁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
麓山书院山长李长卿驾到!
“恭迎山长出关。”
郑守义和王阳两位大儒整了整衣襟,对着白发老翁躬身恭贺。
李长卿如清风般淡然:“老夫忽然察觉此间有天地异象显现,故而提前出关,却不曾想到是尔等所为。”
【三品言出法随】是【五品辨言境】的升级加强版。
如果说【五品辨言】可以心不跳、面不红吹牛逼的话,那么【三品言出法随】就是能够直接将龙给吹上天了。
李长卿乃是当今儒道第一人,二品【万法不侵境】,施展三品【言出法随】的能力自然是毫无难度。
他说此山间没有天地异象,那么此地定然是风平浪静。
至于说了此番大话而遭受的反噬……看着李长卿面不改色的模样,想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至于是否憋出了内伤那就不得而知了。
青阳居士皱眉,有些埋怨道:“山长,一旦天地异象完全生成,子安所做诗文必成战诗,此乃儒道之大幸,山长为何要出手镇压此番异象?”
边上的郑守义也很一脸肉疼。明明能亲眼见证第二首战诗诞生,却被山长以一己之力给破坏了。
李长卿稍微打量了李霄一番,随后眸光落在两位大儒身上,训斥道:“子安年纪轻轻不知轻重倒也罢了,尔等身为四品儒道宗师,难道也不知轻重?”
“还请山长明示。”
两大儒再次躬身受训。
大胤皇朝里,能够同时教训两位大儒的人屈指可数,哪怕是明皇当面也不行,而山长李长卿恰有这个资格。
李长卿长叹一声,眸光掠过众人,落在飞鹤亭顶,问道:“你俩可有曾想过,子安儒道根基已毁,文气散去,怕是作普通诗赋都会吃力,又怎能接二连三地作出惊天下的战诗?”
王阳找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理由:“兴许是子安文气海量,还未散尽?”
“糊涂!”
李长卿瞪了王阳一眼,随即迈步走到李霄身前,捏了捏李霄的肩骨,脸上这才露出笑意,“果然不出老夫所料,子安真已文意入骨!”
“文意入骨?”
王阳和郑守义面面相觑,喃喃自语。
其实数日前送别陈道言时,他们也打趣过李霄能作出战诗,没准就是将自身文气融入到了骨子里。
但那只是戏言。
当然,对于儒家来说,戏言成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但让这句戏言成真的代价,怕是亚圣重生都扛不住……
人皇统九州、铸九鼎,立下人族道统,辅佐人皇治国的儒圣开创儒学,开化民智,但从古至今,却从未有过儒学弟子文意入骨。
“我倒是听说过剑宗有一门旷世绝学名为《剑意入骨》,唯有天赋最为出色的剑宗弟子方可修炼……”
郑守义年长,又做过大学士,阅历较王阳更为丰富一些,他捻须沉思道,“传闻镇魔司司正楚飞扬未经剑宗宗主允许而偷学《剑意入骨》这才被剑宗除名。不过楚飞扬前辈确实惊艳了一个时代,抗过断骨之痛,最终凝聚剑骨,成为【二品合道境】剑修。”
“剑意入骨乃是剑宗绝学,难道我们儒学一脉也有类似的文意入骨一说?”
王阳满脸诧异。
身为当今儒道第一人,李长卿所知秘辛自然不是青阳居士能够相比的。
他颔首淡道:“《圣人宝典》里对于‘文意入骨’之象有过粗略描述,此事做不了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子安乃是旷古奇才,然年纪尚轻,修为不足,老夫出手压制天地异象,便是不想让子安太过耀眼璀璨,以免遭奸人妒忌。”
王阳眸中寒意一绽,冷声道:“想要加害子安,必先过老夫这一关!”
“子安遭太子谋逆案牵连,更是于金銮殿上自毁儒道根基……设此计者,对子安心性可谓了如指掌,不得不防呐!”
李长卿随即望向李霄,笑道,“不过子安成了一介武夫倒也不是一件坏事。有这个身份做遮掩,想必不会再引起奸人的注意。”
不入朝堂中枢,便不能宰执天下。
而想要入阁执政,必须要有进士的身份。
所以武夫哪怕实力再强,也是没有资格入主中枢的。
除非举兵造反,改朝换代。
但这比登天还难。
李霄隐隐感觉到,陷害他的幕后黑手怕的就是他儒学骄子这一身份。
因为他一旦以状元身份进入朝堂,必然会得到麓山派系的鼎力支持。那么要不了二十年,朝堂便将成为麓山势力的一言堂。
李长卿怕李霄会散失斗志,便安慰道:“子安,我封印你体内文骨,从今往后你所作诗词便无法成为战诗,你可明白老夫苦心。”
“学生知晓山长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性命着想,绝对不会有任何怨言。”
其实李霄心里也是有些懵懵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