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学士,近日出了一个李衿风李大才子,两首佳作、一首神作,名震长安,令无数女子痴迷不已,不知郑大学士可知晓这位李衿风的来头?”
文心亭,一名颇有才气的学子询问道。
接下来这场文试既然比的是诗词,那么自然绕不开近日来风头极盛的李衿风。
三首旷世之作,不知赚了多少女子的眼泪。
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群芳阁的玉露姑娘,直接登顶,艳压群芳。
郑守义年轻时当然也是士子风流,他捻须微笑道:“李衿风此人我亦听闻,确实才华出众,不过并非我们长安两大书院学子,汝等有谁知晓他的真正身份?”
郑守义对近日流传的三首诗文有所耳闻,很为诗文中的遣词排局感到惊讶。
只是一想到这三首旷世之作竟是为一名风尘女子所作,他就倍感郁闷。
真是暴殄天物啊!
不过转眼一想,才子风流亦是文人之雅士,他也稍微消气了。
原本他还想着今日文会上是否会遇见这位大才子呢,只是以目前形式来看,这个李衿风并未出面,这让他稍稍有些失望。
唐舒文很是惊讶,万万没想到李衿风竟然不是长安才子。他躬身道:“郑大学士,诸位公子,李公子既非长安之士,又非我江南才子,那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总不可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吧?”
众所周知,长安、江南两地才气最为浓郁。因为大胤皇朝的四大书院,京城和江南各占其二。
明皇执掌朝政已有五十载,期间殿试一甲榜上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皆出自这四大书院。
说四大书院网尽天下有才之士也不为过。
场上唯一的知情人张贺年则是一副憋坏了的模样。
他倒是很想将李衿风是李子安这一事实说出来,可又怕惹恼了李子安。
纠结啊……
好在场上众人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
“敢问郑大学士,单论诗情,不知这位李衿风比之李子安如何?”
又有才子询问道。
这倒不是故意挑拨是非,而是就事论事。毕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与作出战诗的李子安可比的。
在诸人眼中,李子安早已不是竞争对手了,一首战诗打底,便可载入史册,他们只能望其项背。更何况,人家弃文从武,亦被明皇所厌,仕途已绝。
郑守义并未因自己与李霄的关系而偏袒。
他不偏不倚道:“子安才惊天下,胸有沟壑,故而诗情偏向于豪迈奔放,尽显大气。至于李衿风……虽不知道此人心性如何,单以诗文来看,细腻婉约,诗情真切。两者各有千秋,不好比较。行了,可不能让他们喧宾夺主,今日尔等才是主角,第五场诗文比赛便开始吧。”
郑守义很有分寸,今日是为李馨蕊来站台的,可不能让风头都被李子安抢了去,虽然他很喜爱李子安。
众才子齐齐躬身道:“还请郑大学士出题,学生定当全力以赴。”
郑守义哈哈大笑:“出题当然是公主殿下来,老夫只为评判人。”
众人又将视线齐齐投向了十九公主。
十九公主抿嘴一笑,随即走到亭外岸边袖手一招,便有十只小纸鹤自袖中飞出,朝着十艘小船飞去。
这自然是儒家的小把戏【折纸成鹤】,不过从中也可看出,十九公主在儒道上的造诣,丝毫不弱于在场诸子。
十九公主殿下可是儒道七品【文心境】!
纸鹤很快衔着小船上的一个个物件飞回了文心亭。有紫竹、山花、飘带、裘皮甚至还有活鱼……
众人十分好奇。
公主殿下将十件物品一字排开,眸凝笑意:“今日紫云园文会,为了防止有人押题,本宫便想出这个笨办法,让各家小姐们各出一件物什,诸位可选这十样物什中的一样为题,吟诗赋词一首。如若所作诗文能让小娘子们中意,本宫便亲自为你们牵桥搭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