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眠吓得伏在地上不敢动弹,心里默念: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皆为君恩。想想皇帝给自己发的俸禄,被骂几句没什么的……只要不砍脑袋便好。</p>
“萧长漱!”这还是皇帝在她面前第一次直呼萧长漱的名字,宋眠微微抬首:“皇上恕罪。”</p>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大理寺竟敢不及时上报!究竟打得什么算盘!”</p>
当年的白莲教一案,一直是皇帝的心结,这几年来无人敢在朝议论,他本以为五年前,这党余孽早已消除殆尽,却没想今日听闻民间又流言四起,传白莲教又重现了。</p>
“朕乃当今圣上,此等消息竟是从良妃口中得知,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何用!”皇帝怒火久久不能平息,重重拍着案几训斥道。</p>
坐在一旁的良妃立即上前,手顺着皇帝的胸口:“皇上当心气坏了身子。”</p>
宋眠这才发现良妃也在场,她一个后宫嫔妃,消息如此灵通,能赶在皇帝之前听说。</p>
“启禀陛下,大理寺前一个月的确接到两具尸体,死因皆像当年白莲教所为。但目前尚未确定。”宋眠连磕了几个响头:“臣也是考虑到安稳民心,维护二皇子声誉,才没有将此事公布于众,是臣之罪,臣甘愿领罚!”</p>
“那据你判断,真如那些人所传,白莲教尚存余孽?”见宋眠额头一片青红,皇帝沉住气坐会龙椅,神色依旧严肃。</p>
“臣不敢妄自评断,只是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更像是有人假借白莲之名,引起众人猜忌。”</p>
宋眠以为说完没有真正的白莲教,皇帝心情会有所好转,没想到龙威不减,反而更盛。</p>
刚平静下来的皇帝又怒吼:“快去查!朕倒要看看是何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借白莲教作乱!”</p>
此话一出,安慰皇帝的良妃手不自然的抖了抖,她暗暗抬起下巴,斜眼盯着眼前的萧长漱,目光夹了一丝凉意。</p>
皇帝让自己退下,宋眠都顾不上萧长漱平日的玉树临风形象,连滚带爬溜出大殿内,沐浴在余晖中,橙色的阳光里有温暖余韵。</p>
重重的将一直哽在心头的闷气呼出,这样每天重案缠身的日子什么时候到个头啊,哎……</p>
唐秋展的轿子同宋眠的一同抵达侯府大门外,二人又同时走出来,宋眠一脸愁容,唐秋展满面春风。</p>
“哟,侯爷去皇宫面完圣,完好无损的回来了。”唐秋展笑眯眯的咬了一口手里的糖葫芦。</p>
宋眠看他今天穿的大红大紫,像只花蝴蝶似的朝自己飞来。</p>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吃。”宋眠无奈的摇头,一个悠哉下棋,一个穿新衣服吃糖葫芦,只有她忧心忡忡,还要被皇帝骂。</p>
“那肯定是打听到有用的消息,才能如此悠闲。”唐秋展说着,便飘进侯府,宋眠紧追了上去。</p>
“南枝打听到金大牙背后的靠山是谁,你们肯定想不到。”唐秋展坐在那里,一副得意洋洋地样子很是讨揍。</p>
“快说是谁。”宋眠没有耐心。</p>
唐秋展双手伸开,花花绿绿的袍子在二人面前铺展来,“你们先夸我这件衣服好看,我再考虑告诉你们。”</p>
宋眠和萧长漱对望一眼,二人同时起身,朝唐秋展头顶一人一拳头。</p>
唐秋展哭嚷着:“是五皇子啦!”</p>
萧长漱莞尔:“果然是他。”</p>
“你是怎么猜到的?”宋眠不解,这个成天在家里不是坐着就是睡着的人,怎么比她天天在外面跑还知道的要多。</p>
“如果真是白莲教所为,大不会在此时就大肆宣扬,走路一点风声。如果是假借白莲教所为,那他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让皇帝对二皇子当年的战功起疑。试问,这朝局上除了五皇子,还有谁有勇气拿白莲教一案来挤兑二皇子呢?”</p>
唐秋展摸了摸下颌,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提醒我,二皇子前几日刚因皇子妃诞下小皇孙而被封为七珠亲王,结果今天就有白莲教的流言传出,时间也掐的忒准了些。”</p>
宋眠又将那封送到侯府的信拿出来看了看,“难怪这上面写着上月十六,五皇子家中设宴,紫云坊入府献舞。”</p>
又戳了戳萧长漱:“而你今日去多言居又打听到,流言出自于紫云坊,想来这个人就是想告诉我们,五皇子和此案有关?”</p>
唐秋展一把将信纸抢了过去,“什么人竟也暗中关注着这事。”</p>
“我倒是想到一人......三皇子刘珏。”箫长漱道。</p>
“可三皇子一向不问朝政,且无心参与党争,为何要参与此事?”唐秋展不解。</p>
“这只是我的猜测。“</p>
一阵风从莲池掠过,漾起圈圈波纹连绵,萧长漱凝视着被扰乱的池水,轻飘的目光陡然沉重,“这京都城看来是要起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