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这两位科学家估算了银河系不同区域内一颗行星被伽马暴“炙烤”的情形。他们发现,由于银河系中心恒星密度极高,距离银心6500光年以内的行星在过去10亿年间遭受致命伽马暴袭击的几率高达95%以上。他们总结说,复杂生命通常只可能生存于大型星系的外围。</p>
其他星系的情况更不乐观。与银河系相比,大多数星系都更小,金属丰度也更低。因此,两位科学家指出,90%的星系里长伽马暴都太多,导致生命无法持续。不仅如此,在大爆炸后大约50亿年之内,所有星系都是如此,因此长伽马暴会导致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p>
90%的星系都是不毛之地吗?美国沃西本恩大学的物理学家布莱恩·托马斯评论道,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太过。他指出,皮兰和希梅内斯所说的伽马射线照射确实会造成不小的破坏,但不太可能消灭所有的微生物。“细菌和低等生命当然有可能从这样的事件中存活下来,”皮兰承认,“但对于更复杂的生命来说,伽马射线照射确实就像按下了重启按钮。你必须一切重头开始。”</p>
皮兰说,他们的分析对于在其他行星上搜寻生命可能具有现实意义。几十年来,seti研究所的科学家一直在用射电望远镜,搜寻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发出的信号。不过,seti的科学家主要搜寻的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因为那里的恒星更加密集。而那里正是伽马射线导致智慧生命无法生存的区域。皮兰说,“或许我们应该朝完全相反的方向去寻找。”</p>
“你找到的那些幸存者没闹事的吧?”九人临时管理委员会成员到齐后,舒云鹏首先就问伊丽莎白。</p>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消除一些围绕着人工核聚变而来的夸张说法,这种夸张常常称核聚变为“完美”的能源,并且经常被吹捧为世界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去年的文章表明,无休止地宣称的核聚变完美已经被严酷的现实所击破-聚变反应堆实际上和理想能源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是这个讨论很大程度上只涉及了设想中聚变反应堆的特点缺陷,聚变支持者继续坚持将会在某一天会以某种方式解决。</p>
然而,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一次可以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原型聚变反应堆设施: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正在法国cadarache建设中。即使实际运行还有好几年的时间,iter项目已经足够先进,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托卡马克堆型的测试案例进行研究-这是最有前途的基于磁约束实现人工核聚变的方法。2017年12月,国际热核实验堆项目管理局宣布,50%的建设任务已经完成。这个重要的里程碑提供了相当大的信心,最终完成将是唯一在地球上安装的可以与所谓的实用聚变反应堆类似的设备。正如“纽约时报”所写,这个设施“正在建造以测试一个长期以来的梦想:可控核聚变,发生在太阳和*中的聚变反应,可以被控制用来发电。”</p>
“还行,”伊丽莎白说:“我们不让她们持有武器,管理很严格!”</p>
在iter网站上,迎面而来的是“无限能量”的宣言,这也是各地聚变爱好者的战斗口号。显然项目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个口号的讽刺意味,而且公众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过去五年中,在iter现场施工之后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在项目网站上查看详细的照片和描述,而投入的资源之巨大会让人感到震惊。</p>
这个网站隐隐揭示了这种巨大的能源投资,它将每一个iter子系统都描述为同类中最惊人的一个。例如,低温恒温器或液氦冰箱是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真空容器,而托卡马克本身重达三个艾菲尔铁塔。iter中心设施的总重量约为40万吨,其中托卡马克综合体基础和建筑物最重的部件为34万吨,托卡马克本身为23,000吨。</p>
“好的,”舒云鹏很满意:“就这样吧!当然,告诉其他人,这些人只要不闹事,一般情况下一视同仁,不要歧视她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