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的傍晚,李修文一行人来到丰州丰邑府驿馆,吃过晚饭后终于等到风尘仆仆的苏修远一行人,其在一队锦衣卫的保护之下来到驿馆,刚到驿馆他就立马找到了李修文,交给其一封皇上的密旨。
看见皇帝的密旨的内容,李修文心中一寒想到:最是无情帝王家啊!刘丞山在红渠县做出如此罪恶滔天人神共愤之事,皇帝却还是保其一条性命。密旨中说了很多不杀其刘丞山的原因,如为了帝国将来权力集中,还帝国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如将刑部变成皇家的势力打破了尚书省铁板一块的形势。如只是饶过刘丞山一家,其它人都将会严惩不贷等等、等等。虽然从大局出发保其性命比杀之利益要大的多,可他还是过不去心里这道坎,有可能是他和此方世界的人想法还是有所不同吧!他在心中将刘丞山做过的事暗暗记下,争取早点找到机会将其处死。
皇帝的密旨最后说道:“醒之,朕知道你心里一定不舒服,可朕的心里何尝舒服过,朕也不是真的要饶过他,等过几年朕完全掌控帝国官场,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他刘家,到那时就不只他刘丞山一人要死。另外你回来的路上千万要小心,朕料定有人会在途中出手行刺。”
看过密旨李修文沉声道:“苏兄此次远去红渠县,既主政一方就一定要造福一方,一定要以刘丞山为戒,千万不要步其后尘。”
苏修远想了良久看眼小五道:“李兄可否屏退左右?”
李修文道:“小五绝对值得信任,苏兄有话不妨直说。”
小五道:“少爷,奴婢去给苏公子泡壶茶。”
苏修远用歉意的眼神看了小五一眼后对我道:“认识李兄这半年,我感觉到李兄是绝对值得相交一生的挚友,通过李兄这几个月所作所为,我也看得出李兄是心中充满正义,且胸怀大志之人,所以我就不在隐瞒和你开诚布公了。”
李修文道:“苏兄,你在帝都待久了也学会了帝国那些书生的穷酸劲了,有话你就直说吗!”
苏修远道:“好吧!我就直说了,我本是大武帝国的诸侯、承州承乾府封地之主承乾候苏宏章之子。”
此话一出即使李修文早有准备也被惊得不轻,一方诸侯之子居然到京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成为朝廷命官,此间绝对有隐情啊!
顿了一下苏修远继续说道:“十年前家父被歹人所害,不仅丢掉封地还把命搭上了,恰巧我和年仅五岁的妹妹不在府中而且当时我们年纪都很小,且父亲的子嗣有很多,所以我们侥幸保住一条性命”。
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因我自幼习武,才能保护妹妹活到现在。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占据我父亲封地的人并没有被朝廷发现,像是被一张把大伞给保护起来一样,继续暗中控制我的一个远方堂哥当承乾候主政承乾府。”
李修文道:“所以你怀疑朝廷有人暗中支持你的杀父仇人?”
苏修远道:“是的,现在我已经确定有人至持他,而且基本确定了方向,此高官就在三公之中,甚至是更大的……”
“后来我走过很多诸侯封地发现有一小部分和我家有同样的遭遇,所以我断定暗中支持的高官一定是个很大的官,就带着妹妹来到京都,一是查探仇人背景,二是为了将来报仇,而努力提升自己在大武帝国的地位。”
苏修远最后说道:“为了能报仇,我这些年不仅苦读诗书,还勤加苦练终于在去年把修为提升到地阶初级,才来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
李修文道:“既然苏兄对我如此信任,而我也十分认同苏兄的为人,那不如我们结为异性兄弟可好?”
苏修远大喜道:“正是求之不得啊!”苏修远今年二十二岁所以他为兄我为弟。
结拜过后李修文道:“既然认了你这个大哥,小弟有份礼物送给大,哥请大哥莫要推辞。”说完从腰间摘下佩剑递到其面前道:“这把佩剑就送给大哥了,此剑乃是我爷爷年轻时在海外孤岛得到的,其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千万不要过多暴露此剑的剑锋,以免招来杀身之祸。”说完想到:此剑乃是修真界的法宝只是我们无法发挥其威力,只能当成锋利的宝剑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