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宰相刘丞恩出口道:“臣认为应该听一听刘丞山自己怎么说。”
建武帝道:“准,宣刘丞山进殿。”
哗啦哗啦,一阵铁链摩擦地面的声音响起,然后就看见一蓬头垢面穿着囚服的男子走了进来,此人正是刘丞山。
刘丞山跪地道:“罪臣刘丞山叩见皇上。”
建武帝道:“你就跪着回话。”然后对新任的刑部尚书道:“房爱卿由你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审问。”
房仲良道:“臣领旨。”
继续道:“刘丞山你勾结恒州州牧……你可知罪?”
刘丞山道:“房大人所述之罪,罪臣不敢都认,其中屠村一事并非下官所为,乃是下官手下一擅长模仿笔迹的师爷,他模仿罪臣的笔迹冒充罪臣所为。而冒领军功的也是这个师爷所为,从中获利无数,罪臣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和整个恒州官场建立了利息关系成了大气候,罪臣也不敢轻易动他,只能向族内求援,可还没来的及办他,罪臣就被李大人给抓捕进京了。”
房仲良问道:“这个师爷在哪?”
刘丞山道:“他一直在罪臣的府上,罪臣被捕的时候并没有看见他,估计已经逃到大邢帝国去了。”
李修文问道:“既然有此人,你当时为什么不说?”
刘丞山道:“罪臣当时刚被捕,自己的事都处理就要砍头,哪还有心思管其它的事情。”
房仲良问道:“人证已逃,可有物证?”
宰相从怀中掏出一打家书道:“这是半个月前我弟刘丞山寄给我的书信,其中有一封提到过那个师爷的事,想让我给其出个主意。”说完将家书递给房仲良。
房仲良见那封家书上写的的确和刘丞山说的一样,又看出此家书不像造假,就把这封家书递给建武帝道:“臣看此家书是真的,内容和刘丞山所述一样,看来他没有说谎,应该是被那个师爷牵连了。”
建武帝看过后递给太师道:“太师你们内阁是做学问的官员是最有权威的,也都看看此信件是否有假。”
太师赵昌学看过递给身后的几个大学士看都没看出问题,然后道:“根据我们的观察,此信是真的。”
建武帝道:“既然如此,朕看刘丞山罪不至死,大家再议一议。”
经过文武百官一番讨论最后认为刘丞山最不至死,至于如何惩罚大家争执不休。
这时宰相刘丞恩出列道:“皇上,刘丞山是臣亲弟弟,能否让臣说说看法?”
建武帝道:“自从建国以来,帝国就有规矩——举贤不避亲。那么处理罪犯更不应该避亲,爱卿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就是。”
刘丞恩道:“谢皇上隆恩。臣认为刘丞山所犯之罪虽不致死,根据臣所提供的信件能证明其是受人牵连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但是臣认为也应该严惩不贷,否则怎么向大武的平民百姓交代?天下之人会说大武帝国包庇我刘家,大武帝国的名声就毁了。”
建武帝道:“既然刘爱卿如此深明大义,就由刘爱卿为其定罪处罚。”
刘丞恩道:“臣领旨,臣认为应该将刘丞山终身关在刑部大牢,永远不得放出,至于其妻子和子嗣应该关在刘府之内,永远不许出府。请皇上定夺。”
建武帝道:“好,房尚书就按照刘爱卿的去办吧!”
李修文此时虽然恨不得杀了刘丞山,可是皇上已经决定免其死罪只能等到将来有机会再除掉他。
随着胡公公一声:退朝,众人依次离开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