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
就如同唐大儒预测的一般,秦城已经是末日般的存在,整个县城基本无人生还。
在地震的瞬间,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们还在睡梦中,就一觉不醒了。
大地开始震动,成片的房屋倒塌,瞬间灰飞烟灭。
山岳开始怒吼,巨大的石块滚落下来,无情地飞向,一切只持续了一瞬间,秦城夷为平地。
地动山摇导致的山体滑坡,依山而建的秦城,就这样消失在了泥石流中。
如果此时来探查此地,就会发现这如同天神大怒的场面,直接将秦城抹去,秦城似乎已不复存在,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样。
如果不是有史书记,有税收证明,世人也许就会忘记,原来是存在过一城百姓呀!
只有真实的看到如此惨剧,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不可抗拒。
灾难无情,人有情!
人类就是如此弱小但是又顽强生存的生物,就像山石间钻出来的野花野草,抓住每一寸生存的机会,给点阳光就灿烂。
地震受灾范围很大,受到影响的村庄也非常多。
有的村庄比较穷,盖的都是茅草房,坍塌之后家里除了点银两,甚至好多东西都掏不出来了。
各地的老百姓能自救的自救,在宗族族长或者村长的指导下,能拯救的拯救。
但是,没有提前通知,老百姓们抢救出来的粮食和人,少之又少。
天气已然转冷,入冬季,老百姓们如何过活?
为了能够活下去,老百姓们只能向京城涌入,到了京城,大家就能活呀。
到了京城,到了天子脚下,又怎么会没人管呢?
皇帝肯定不会看着老百姓们活活饿死的,总会想出办法来处理‘流民’,因为一旦处理不好,流民们情绪激动,就容易出现流民暴动。
双寨村的吴村长心也痛了,全家就剩下两个孙子和孙女,他的儿子儿媳妇,妻子啊……
但是人总得要活下去啊,不为别的也得为了两个后代。
双寨村的吴村长看着村子中仅剩的
这十来个人,还大多数都是孩子,自己不能倒下。
也有活着的大人,只是有一些大人砸伤了,也不能行走,只会拖累别人,不愿意拖累吴村长和孩子们,这些村民们决定就留在故土。
有时候人为了别人而牺牲,就是如此的让人感动,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下一代。
“走,咱们向京城走!跟好了,带着孩子们,到了京城就好……”
“大家跟上,到了京城就好了……”
“不要哭,到了京城就有饭吃了……”
双寨村的吴村长带着族中后代,向京城走去,嘴里说着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但是在这些孩子耳中,京城就宛如披着霞光的救命的‘神仙’,那里什么都有!
“俺希望皇帝让俺看看爹娘,能够救俺爹娘!咱们到时候再回到村子……”
“肯定可以的!到时候俺也回来,俺爹还等着俺呢。”
“我爹说了今年秋收之后,让我去读书。”
小小的孩子们心中都是充满了希望,行走间也不觉得累。
双寨村吴村长时刻警惕着流民,他年轻时也入伍过,当过兵,手上有一把力。
而且他的三儿子吴沟在京城酒楼里当店小二,不差这些孩子一口吃的。
吴村长一走动就看到这一路上的惨烈状况,很多村子都出事了,有的甚至比自己村子都要惨。
吴村长一行人向京城走去,也让很多举目无亲,不知所措的老百姓,有了盲从的去处。
不知道去哪里,那大家就一起走吧。
走到能够救助老百姓的地方,于是人流越聚越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人,一群人中出一个败类,就够让所有人感到恶心的。
看到那眼神不明确飘来飘去的贼人,吴村长不得不警惕的提醒自己身边的孩子们。
“可不能离村长太远了,看到没,小心别人说的话千万不要听,碰到事儿大声呼喊……”
“小心让拍花子把你们拍走,打断了腿,放在道上变成小乞丐!!”
吴村长拉着自己的孙子和孙
女,同时特别严肃对自己身边的孩子们说道。
“知道了村长,俺们肯定不乱动。”双寨村的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道,他们可不想被拍花子拍去。
一行人不停歇,聚众一起往京城汇去。
这仅仅是一个方向上的流民,其他环绕着京城四面八方受灾的流民们。
所有的流民通通都往京城涌来了,这简直就是一次很大的暴动啊。
成千上万如同丧尸一般的老百姓,乌泱泱的齐聚京城。
而且有很多流民中的小混混,想趁乱搞事情,那都被在暗中随行的暗卫们悄无声息的解决。
要不是得到消息就直接被皇帝派出来的暗卫们从中保护,这群流民想要安安稳稳的到京城?简直痴心妄想了。
毕竟只要有灾难就少不了人贩子,这些人贩子收的就是孩子,不管是坑蒙拐骗还是直接收购,反正最遭殃的就是孩子。
负责探查的暗卫们,赶紧传递消息,作为消息灵通的,他们当然知道唐大儒的判断和预测。
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啊,唐大儒这简直就是能掐会算的神算子。
………………………………………
京城上上下下都运转开来,一项项政令下达的速度更加的迅速。
有一种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感觉,而下达的政令简约而又明确。
很明显不是司徒皇帝的手笔,就像京城官员们小心探查的结果一样。
自从司徒皇帝将四位阁老,请到皇宫以来和唐大儒碰面之后,司徒皇帝就位居第二位。
司徒皇帝已然成为了发号政令的工具人,而负责真正决策的人就是唐大儒。
四位阁老非常的钦佩唐大儒,对于唐大儒所说的话,所下达的命令,没有反驳的话!通通执行。
四位阁老手中握有权力,同时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阶级,作为领头人,他们同意了,下面官员执行的速度也非常快。
京城的官员们突然发现,四位阁老一时间似乎非常推崇唐大儒!
由属下小声好奇的询问四位阁老到底为什么这么听唐大儒的话。
“你们不
懂呀,等你们真正和唐大儒接触之后,就知道大儒的魅力,真正的大儒是为国为民。”
杨阁老摸着胡子,摇头晃脑温和的说道。
“问什么问?等大儒上早朝,你们就知道了!现在赶紧去干活,时间不等人,将粮食通通拉到城门。”
严阁老可不是好说话的人,直接训斥一番,让手下的人去干活。
而就在官员们还在纳闷之时,得到消息,负责警戒的城卫兵就看到乌泱泱的一群人涌到了京城。
城卫兵赶紧将这些流民,拦截到城门外,可不允许进入城内。
流民们还很愤怒,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为什么城里的人吃香的喝辣的。
“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凭什么不让我们京城,难道我们就不是司徒皇帝的百姓吗?”
“就是凭什么京城里边的老爷们吃香的喝辣的,我们遭受灾难,没人管我们!”
“就是!兄弟们咱们冲进去。”
流民中不停有浑水摸鱼之人,眼睛滴溜乱转,看样子是想趁乱京城摸一笔钱财,一把暴富。
城卫兵人数众多,训练有素,身上更是带着大刀,又怎么会被被这些饿肚子的流民所伤。
“诸位请听我一言,皇上并没有不管大家,而是准备将大家统一管理。看到了吗?在前边不远处!
那里已经煮了粥,就等着你们去喝呢!城里也没有你们住的地方,城里很多房子也坍塌。
所以才把你们拦截在外,切莫听小人之言。你们先随我前去看一看,我说的对不对?”
城卫兵刘小六已经晋升为小队长了,现在扯着嗓子大喊,手里拿着唐大儒专用的喇叭。
声音洪亮,城卫兵刘小六交代完事情,流民们也不是傻子,已经看到呢,远处冒出来的浓浓白烟,咕噜咕噜叫的肚子让他们忍不住迈出去腿。
城卫兵们带着流民们排好队,让流民们有秩序,同时将趁机搞事情的流民,直接抓了起来。
要说这百姓们就有一股劲儿,憋着一股子怒火过来之后,但是一碗热热的姜汤,又一碗浓稠的米粥,直接将怒火浇灭了
。
流民们喝完粥之后,身上暖洋洋的,还有很多小孩子脸上都露出来了笑容。
这还不算完,很快城卫兵们拉来一车又一车的旧衣服。
这些旧衣服都是城卫兵们替换下来的衣服,也有京城内善心的富家太太送来了自家奴仆的衣服。
虽然看着破破烂烂,但是流民们不嫌弃呀,他们觉得穿上这些衣服自己很舒服。
更不要说,这衣服还都是洗干净的,虽然看着破,但是一点都不味,比自己过冬时候的衣服都要暖和。
流民们的心就被安抚下来,虽然他们不知道以后该如何走,但是觉得皇帝不会放弃他们这些人,有活路就可以。
流民们眼神中也有了光亮,相互聚集到一起,你搂着我,我搂着你,谁也不嫌弃谁。
城卫兵们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驻守在这里,害怕流民们突然间暴动。
不过看似上面大人们的决策已经出现了效果,这些流民们非常的安分守己。
甚至有不少的小孩子们穿着不合体的大衣服,已经开始玩耍了。
孩子们咯咯咯的笑声回荡在这片地带,让很多流民们都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有的农妇开始用地上的草编织草鞋,而有一身力气的汉子们想再缓两天,身上有力气,去找点事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