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四章(1 / 2)

第三四章

前往京城的路上,唐大儒也已经感受到了气温的下降,果然越往北边走气温越低。

尤其是越走越到了秋天,秋意渐凉,各地刮的风都是不一样的温度。

唐大儒这两三年一直生活在温暖的南方,并没有感受怎样的寒冷,作为有钱人家的老爷,屋子里外都烧着火炉。

只要不是出门作死,唐大儒还真没感觉出来有怎样的不便!

因为贵族的生活真的是很优越,没有让唐大儒想起在现代那么便利的生活,很多仆人真的能够代替机器。

但是,出门身不由己,唐大儒真文弱书生的体格,连唐钱氏都比不上,圆润的身材,还是能够抵挡住严寒的。

“啊嚏……啊嚏”

在马车里,唐大儒打喷嚏的声音,接二连三没有停止的时间。

唐钱氏也是忧心忡忡,自家老爷不听劝,她也真是无语了。

“都说良药苦口,老爷你也得听劝呀,该喝药就得喝药,提前得预防,姜汤得多喝……”

唐钱氏喋喋不休的说,真心觉得对待自己三个孩子都没有这么体贴,孩子都没有这么任性。

唐大儒表示自己不吃不吃就不吃,自己没耳朵,没有听到,他真的是太讨厌喝药。

一想到要喝药,唐大儒两只眉毛都揪到一起,形成一个川字,世间竟有中药这种东西。

此时的唐大儒非常渴望药片,宁愿挨针,实在不想喝那一碗又一碗的苦汁儿。

尤其是中药,什么花椒,大料,大蒜,大葱……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能放进去熬一碗,让人魂魄升天的“孟婆汤”。

“我很快就会好了,为了不喝药,我也会很快就好了。”

唐大儒浑身都透露着拒绝两个字,反正就是一脸非暴力不合作。

唐钱氏还真没有心理强大到一定地步,让这些侍卫们抱住唐大儒往嘴里灌药的这种技能。

于是只能在食疗上下功夫,食疗见效慢,是一个长久调节身体的好办法,但是不是一蹴而久的事情。

不过庆幸离着

京城不算太远,到了京城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唐大儒的身体应该就无大碍了。

遭受病难的唐大儒在心里已经将司徒皇帝骂的狗血淋头。

唐大儒一脸病态却不失风雅的身姿,其实非常符合世人的审美,以扬州瘦马为前提,喜欢弱白瘦的形象。

更不要提唐大儒,本身长相非常的俊美,年纪大,并没有抹去他的英俊,美人美在,骨不在皮。

就像唐大儒一样,青竹般的气质,因为病弱,时不时的咳嗽声符合所有读书人,对于真正的名士的向往。

唐家一行人,当车队停歇时,看到唐大儒走下来一身白衣,微风吹拂,宛如飘飘欲飞的仙人。

众人都张大了嘴巴,心里不停的给唐大儒点着赞。

“娘哩!大儒又变得很好看了呢,从来没有觉得竟然生病也能变好看了。”

“很神奇哟~”

就连唐钱氏原来是忠于唐大儒的人品,现在是始于唐大儒的颜值呀。

风流倜傥,流着鼻涕的唐大儒,时不时的打一个喷嚏,在病苦中终于离京城,只有半日路程之遥。

↑↑↑

京城,天子所在之地,庄严而又肃重。

对比繁华似锦的扬州,杭州等地如果比喻成娇羞可人的美人,京城就如同雍容华贵的正房夫人。

这座历经多个朝代的城市,再次因为拥有了新的主人而变得热闹非凡。

作为王朝中的首都,京城不同于其他的地区,因地制宜,风景秀丽。

京城城内的划分,更加的横平竖直,非常的有条理性,也看出来了,阶级分明的存在。

全国最尊贵的人家就在京城,天上掉下一块板砖来砸到的人头,十个中有九个可能都是皇亲国戚。

打开的高大的城门,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人流不绝,这就是热闹非凡的京城。

而今天司徒皇帝微服私访了,没错,他要来接应自己的‘挚友’,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的不地道。

但是没有办法呀,司徒皇帝十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唐大儒亲自开口求东西。

司徒皇帝觉

得他身上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让挚友唐大儒想要的东西。

于是‘坑蒙拐骗’各种手段根本就不计较得失,司徒皇帝只要唐大儒他来到了京城,想走,就很难走掉了。

于是早朝过后,司徒皇帝早早换上便装,出门等着自己的挚友了。

司徒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满满,决定用心的等待,毕竟他做的不地道。

“都干嘛呢?排好队别插队!”

“谁要敢插队,小心军爷给你鞭子吃!!”

守城的城卫们语气十分不和善,但是却没有动手动脚,喊了两嗓子,本来闹哄哄的老百姓,也不敢直接插队了。

进城门要交铜钱,很多老百姓们背着自己家种植的蔬菜,养的鸡蛋,准备进来换两枚铜钱。

还有进出城的富家太太……人生百态,非常有生活气息。

看着东城门老百姓们进进出出的样子,司徒皇帝还觉得挺稀奇呢。

司徒皇帝看着就觉得自己似乎很久很久没有出过皇宫,外面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皇宫的四方城,困住了自己呀!

司徒皇帝背着手,穿着一身锦袍,打扮的像个有气势的老爷,心想,这城里只有自己,可不行,他得找个人来跟自己作伴。

“主子,您要不要歇一歇呀?”言聪太监,打扮的像是个管家,此时小声的劝说。

“不坐,不知道唐大儒来了该怎么对朕呢?总觉得他得打朕两下子。”

“那朕是还手呢?还手呢,还是还手呢?”

司徒皇帝纠结的眉毛都揪到一起,他可是真正马上杀过敌,手上有真功夫的人。

“……”言聪太监张了张嘴没说话,算了,他也不说话了,在心里为唐大儒默哀。

而周围明里暗里的侍卫不下百十余人,都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有人稍微一靠近就会被阻挡开。

根据可靠的情报,暗卫们随时传递消息,由于离得京城越来越近,传递的消息速度也越来越迅速。

唐大儒就要抵达京城,远处看看信号,远远的能看到那黑影一班的一行人。

立刻有侍卫

前来禀报,司徒皇帝赶紧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有一种跟好朋友面基的感觉。

书信中时来交往,也在思想当中神交甚广,但是现实中,却真的从来没有见过一次面呢。

不知道唐大儒是否如同自己脑海当中浮现出来的“夫子”形象呢。

司徒皇帝脑海当中浮现出下巴山羊胡,文质翩翩读书人形象。

↑↑↑

唐家的车队很快就抵达了京城东城门,速度也已经慢下来了,慢悠悠的排队准备入城了。

唐大儒也精神不少,似乎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解放了,身体也变得好受多了。

此时车队行动的速度非常的缓慢,这时过来一行人前来说话。

引起唐家侍卫队长的注意,虽然挺重视,但是他还是觉得无人敢在京城城墙门口动手,这真是不拿城卫队当一回事儿啊。

“来者何人,所谓何事?”

唐队长直接拦下来者,客气的询问。

“我家老爷和唐老爷是知己好友,此行特地前来迎接唐老爷,可否禀报一番?”

言聪太监和颜悦色的说道,丝毫没有拖大的感觉。

毕竟作为心腹太监,可能几位皇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都比不上唐大儒。

“请稍等,容我禀报一番。”唐队长双手抱拳,赶紧跑到唐大儒的马车前,向他禀报了此番事。

唐大儒也醒了,无聊至极的他又不能下车去行走,只能翻开话本让自己打发时间。

此时听到唐队长的话,唐大儒打开车帘,就看到一身黑袍的司徒皇帝,牛气冲天的站在不远处,看那个站姿,一副招打的样子!

唐大儒看完之后,慢悠悠的下马车了,毕竟是当朝皇帝,他也不能忒不给面子。

飘然若仙的唐大儒走下马车,时常躺在马车休息,此时仅仅用束发带将一头油光顺滑黑发绑在身后。

马车里的唐钱氏看到唐大儒下车,立刻就有人来小声的禀报发生的事情,原来是有友人来相接呀。

唐钱氏恍然大悟,不好抛头露面,只能让仆人小心的扶着老爷。

而前面排队的人,跟后面排队的人,有

不少的车队都在好奇的往外四处张望着。

甚至有一些大家小姐跟着母亲去外出礼佛,也算是踏青游玩了。

此时一位宛如青竹般高挑的读书人,长相俊美,年纪虽大,却以年轻男子的青涩,宛如一杯陈年美酒,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哇,这是谁家出来的美男子?为什么没有听过名呢?’

‘这般年龄的男人,还有如此风采,真的是羡慕他的夫人呀……’

‘这种气度,这种风度的人,怎么没有听说过呢?这是谁家的当家主人?’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有匪君子,世人不欺我也,真有如此俊美之人呀。’

‘……’

来来往往车队中的男人,女人,似乎对于这个初来乍到之人都有不同的好感。

果然人的第一印象真的是非常的重要呢。

唐大儒的气质身姿,可不是一代人才就能养出来的,而他骨子里面充满自信,才是它吸引人的另一方面。

而此时唐大儒已经和司徒皇帝会面了,

二人也不说话,只是相互打量,眼神里都充满了不可思议,似乎超出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