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过去,始皇帝也七十多岁,即便在徐福的调理下身体也已经老迈不堪。
天历年,始皇帝询问徐福:“君房!寡人泽被天下,神州一统!太平洋都是寡人的!大秦人盛物丰!如今寡人当可成仙了吧!”
徐福:“大秦在陛下您英明神武的领导下,政治清平,天下大治!功盖三皇五帝!成仙当是易事尔!臣也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臣准备一下,即可与陛下前往!”
于是不久后,始皇帝招当太子当了三十余年的扶苏回咸阳理政。交代一番国事,便不再多管了,跟着徐福秘密做火车去往南方。夏季,在一座钢铁高塔之下,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始皇帝在塔下升仙而去。未留下躯壳,肉身成圣。这是重点!
随着始皇帝功德圆满,成功飞升的消息传来,接着举国欢悦,大庆始皇大帝陛下飞升仙界。
徐福说,始皇大帝飞升前,留下几句仙训:
帝者公则有情,为国抛家!
帝者私则有义,为家抛国!
民者公则有义,为人抛家!
民者私则有情,为家抛人!
公子外放开拓,成则诸侯!
天历万世一系,绵延不绝!
~
至于大秦二世,不再是原本的胡亥。原因则是始皇帝儿子太多了,选择也就多了,宠爱分得很开。就算始皇有所偏向,也不会有太多。
再加上有徐福鼓吹,大秦公子当以陛下之志为理想,平定天下。公子们有责任为陛下分忧!大地广阔,可让他们到境外开拓创业。这也是陛下后人开枝散叶的广阔机缘,更是陛下您威临四海的延伸与例证。他们的能力如何,也就能看清了!
所以这些公子一旦成年后,就被安排出去锻炼了。能力差的,自然就不被始皇帝看上眼。就算对个别公子展现宽容,但也仅此而已,继承皇位什么的就算了吧。大臣们以及其他做出成绩的公子们,也是不会支持的。一意强为扶植个没能力的上去,只会生乱,始皇帝还是明白的。